美文网首页
20180627|儿童营销及沟通原则|奥美的观点

20180627|儿童营销及沟通原则|奥美的观点

作者: 李虹霖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7:15 被阅读0次

一、沟通原则

(1)把目标视听众当成较大的儿童来沟通(大5岁)

因为所有的儿童都希望被看成较大些,较成熟些和较强壮的,他们认同年纪较大儿童的言行。

(2)以混合群体方式来扩大沟通对象

主要演员可以由3到5个不同年龄层的儿童组成,这样一则可以符合儿童爱热闹的心理,再则可以同时涵盖年龄较大和较小的儿童,扩大目标试听群体。

(3)以男孩为主的表现方式

以男孩为主体,可以同时吸引男孩和女孩,如果以女孩为主,则有失去男孩市场的可能

(4)站在儿童的立场做沟通

要以儿童的观点和生活经验来撰文写文案,或发展剧情脚本,运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言辞或图案来表达。下列三种主题是儿童不喜欢的:

①静态性的叙述

②知识性和教条式的灌输

③道德规范式的说明

(5)依照儿童发展方向拟定文案

以下是儿童发展原则:

①年龄较小→年龄较大

②被动的→主动的

③坏的→好的

④悲哀的→喜悦的

⑤被忽视的→被照顾的

⑥依赖的→自发的

⑦孤独的→友谊的

⑧害羞的→骄傲的

⑨无助的→安全的

二、沟通架构

(1)文案主体沟通,情节连贯,合乎逻辑

无论平面广告,还是电视广告、抑或播音广告,应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之间要有连贯性,呈现一个有意义而且清楚的模式架构。例如漫画书,好的漫画书能让儿童很快抓住其连接性关系,这类漫画书有如下特性:

①故事架构简单清楚

②剧情连接性佳

③以颜色来帮助认知和区别

④以框框和对白,来做视觉和语言整合

(2)构图的主题无和背景物之间对比要显著

①儿童不喜欢平面广告出现太多留白,希望广告能填满整页的空间,这样他们觉得会花钱去购买这样的东西有代价。

②构图的主体物在颜色和形状上,和背景物应有差异。对比越强烈,儿童的记忆效果越好。主题物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主体构成,背景物就必须避免出现同样的主体,例如主体是一群儿童玩耍,背景若无儿童呈现,那么主体物就容易被记住。

(3)人、事、时、地物名词运用要具体

儿童喜欢看到具体的事物,最好以图案的方式将人、事、时、地做具体的呈现,尽量减少文字的运用,因为儿童的阅读速度有限,文字将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4)以趣味代替学习

①避免儿童联想到教科书式的长篇大论

②儿童喜欢依循线索来寻找答案的游戏

③填字游戏是儿童语文发展的主要方式

(5)以“律”、“动”方式呈现

①动态呈现:儿童眼光容易被移动物体所吸引,尤其是物体由左向右移动,或由后向前移动。

②节奏和音乐:语音的重复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只要物体所制作的音乐类似儿童小时候经验的声音,就会吸引儿童的注意。

(6)以儿童偶像人物推荐商品

(7)以佐助儿童发展,以沟通之出发点

①让商品与儿童需求及使用经验结合。例如可以在广告上让一位儿童问另一位儿童喝了以后有什么感觉,这样安排可以强化商品及其利益点之间的连接。

②让儿童自己说明问题,并自己动手“从做中学”。

摘自吴进嵩《消费者的变化》

附上”旺仔“的广告连接。旺仔的广告,小时候看了记得住,也想喝,长大看反而觉得很傻,但这恰恰就是一个好的儿童广告啊!

http://www.iqiyi.com/w_19rtoz4bvh.html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627|儿童营销及沟通原则|奥美的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ki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