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们对两个园不感兴趣,加之该办的事也办好了,就计划着要返程了。
返程前一晚,我们聚在一起吃了散伙饭,第二天一早就各自开启新的行程。
我没着急离开,准备游了颐和园再走。原计划赶早去,多些游览时间,但磨蹭来磨蹭去的,十点多才到了地铁站,中间需要换乘4号线。
在西苑刚上4号线,就看到不知该称为乘警还是乘务员的男同志,正跟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说着什么。
“你到北宫门下,走几步就是颐和园了。”他说。
“我从西苑站下,可以到东门吗?”她问。
“那远了,从北宫门下最近。”他说。
“哦。”她仍有点儿疑惑地应声。
见状, 我搭腔道:“下一站就是,我也是去颐和园的。”
“那刚好,咱们一起下。”她说。
一站路,两分钟就到了。下了地铁,我们按照之前搜索的路线出站,很快就到了颐和园。
路上,随意地聊了几句。
原来,她是秦皇岛人,此番进京仅为看病。从医院出来时间就不早了,她在网上看的攻略是在西苑站下,再步行至颐和园东门,从东门游览到北门是最佳路线。
因为有点儿不自信,她在即将下车时问了那位乘警模样的人,只想证实网友所言非虚,岂料得到了另外的回答,她就多坐了一站。
说到这儿,她笑了:“可能跟你有缘吧,不然怎么那么巧,多坐一站就遇到了你!”
我也笑了:“必须有缘啊,不然我八点多就来了,竟然破天荒地磨蹭到了十点,可能就是为了等你吧!”
感叹着缘分的奇妙,我俩检票进了园。
北门进园的游客不多,正在整修的苏州街只有三三两两的人,我们随便走了走就出来了,多数门窗都被漆成了崭新的红色,除了新之外,没啥特别的看头。
我们又去了四大部洲、佛香阁以及长廊。
佛香阁坐落在万寿山,很高很壮丽,是园里的标志性建筑,据说当年慈禧就在此烧香礼佛。
长廊沿昆明湖蜿蜒而建,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绘有八千余幅彩画,令人赞叹咋舌。
沿着线路指示牌,我们边走边聊,她性格爽朗,聊完出行,又聊了些家庭的话题,其间参观了慈禧的居所乐寿堂,看了李莲英、隆裕的住处以及戏楼、败家石,还有光绪被囚禁的地方玉澜堂。
十七孔桥也走了走,关于下午4点“金光穿洞”的传说我们就不强求了。
园子真得很大,听说一天时间都不一定能全部游览完毕,我们有选择性的参观了部分精华景点就结束了游览。
我打算离开京城,坐高铁去天津转转,她劝说道:“再多留一天呗,明天咱可以一起游圆明园!”
我说:“该走了,都跟朋友吃过散伙饭了!”
“难得来一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圆明园必须去呀!”她说。
我其实已经心动了,不仅为了圆明园,也为一路上与她相聊甚欢,这奇妙的缘分还是令人留恋的,于是我决定留下来。
我们加了微信,约了次日汇合的时间及地点。
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兰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