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中杨氏干涉条件的写法有点问题,查了查高中物理,发现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例题1 在空气中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已知屏幕距双缝的距离1.2m ,双缝间距0.3mm ,入射光波长为500nm ,若已知图中P 点是第5 级暗纹的中心,则P 、O 间的距离为_______ 。

明纹条件,δ=kλ, k是k=0开始的整数,没问题。
k=0 零级明纹
k=1 一级明纹
k=2 二级明纹
暗纹条件,δ=(2k+1)λ/2, 奇数写成2k+1, k是k=0开始的整数。
高中物理、曹学成等主编《大学物理》第三版、马文蔚等主编《物理学教程》、程守洙等《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等,都是这样的写法。
问题是,杨氏干涉没有零级暗纹。

即
k=0 一级暗纹
k=1 二级暗纹
k=2 三级暗纹
k的值与级数不对应。
解答 x=(D/d)(2k+1)λ/2,k=4 ,答案 9 mm。
如果将暗纹条件写成δ=(2k-1)λ/2, 即将奇数写成2k-1, k是k=1开始的整数,就没有上述问题。
比如,祝之光《物理学》第三版就是这样做的。这时
k=1 一级暗纹
k=2 二级暗纹
k=3 三级暗纹
显然后者更加合理和方便。
解答:x=(D/d)(2k-1)λ/2 ,本题k=5, 答案 9 mm。
细节见功夫。能够发现这些细节上的差异才算是真正学懂了物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