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排坐起》这篇文章是我从读者上看到的,当时还小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偶然的一次的机会然我再次读到这篇文章,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作者有次和一位中国朋友去坐公交车,本来车里人也不多,可那位朋友却硬拉作者到最后一排去坐。作者很诧异,问他:”前面有那么多的位置,为什么我们还要坐最后呢?”这位朋友带着狡黠神色说:”这趟车人特多,我们坐在前排的话,迟早都是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坐后排的话,就可以高’坐’无忧了。”
之后,作者和一位英国朋友一起去坐公交车,路程很近,大概只需要坐三站地便到了。但一上车,那位英国朋友拉着作者就往后排走去。作者一下子想起了那位中国朋友的话,心里叹道:难道英国的这位朋友那么快就“入乡随俗”了吗?于是问道那位英国朋友说:”我们只坐三站地就到了,为什么不坐前排呢?”孰料那位英国朋友很吃惊地看着作者说:”难道我们先上公交车的人不应该先坐后排吗?”作者疑惑地问:”为什么先上来的就要坐后排呢?”那位英国朋友说:”在我们英国,先上公交车的人都是从后排坐起的,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后面的人上车!”
首先不从大的方面来讲,这种乘车方式无疑方便他人,因为学校远的关系,每周返校都不可避免的要花大量时间坐公交车,坐的多了,看的也就多了。记得有一次和一位老奶奶上车,前排挤满了人,而后排还空着两三个位置。刚上车的人看不到后排的位置,前排坐着的人认为后面有位置而不必让座。
当然这只是一件小事,而我觉得可以把这件小事做的更好。
大的方面讲,从社会风气里或者说社会生活中折射出来的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氛围.短篇从巴士座位的两件事上看出两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风气,公交车上从后排做起,给老弱病残留有席位的自觉行为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气息。
80一代后我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随地乱扔垃圾、闯红灯、等现象还有可是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善。在分享这篇文章前我就决定在我的生活中加多一个好习惯,从后排坐起,好的习惯影响个人,折射国家。分享给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