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时期的一个冬天,卫灵公下令调集民工挖一个大池塘。天寒地冻,众劳工苦不堪言。此时,大臣宛得知此事,连忙进宫劝谏。他对卫灵公说道:“天气如此寒冷,大王却还要大举动工,这样会使百姓生产怨气,对大王的统治不利。”
卫灵公不屑一顾地说道:“冷吗?我没觉得呀!”宛春听到卫灵公如此说,叹了一口气说道:“大王身处宫中,衣有狐皮裘,座有熊皮席,屋内更有火炉可以取暖。而那些百姓有什么?衣不蔽体,就边鞋子坏了都来不及修补。虽然您不觉得冷,百姓们却是冷得很呀!”
卫灵公听完这些话,若有所思。抬起头对宛春说道:“你说得对,我现在马上下令停工。”说完,便命旁边的人下令停工。
宛春告退后,旁边的侍从走了过来,对卫灵公说道:“大王因为听了宛春的话而下令停工,如果让百姓们知道了,恐怕会感激宛春而无视大王。这对大王您的威信恐怕是一个打击。”卫灵公听完哈哈一笑,说道:“你过虑了!宛春不过了寡人的一个臣子,进谏是他的本分。寡人听从了他的谏言而停止了工程,百姓只会更加感激寡人,对于宛春只会赞叹他的忠诚。宛春行善相当于寡人行善。”
春秋乱世,君之所以为君,眼光又怎能和一个侍从眼光相同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谏如流,方能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