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心集》哲思散文
厚道,是根本|谈《易》

厚道,是根本|谈《易》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19:33 被阅读12次
《厚道,是根本|谈《易》》----文章作者:李率 己亥年 三月十五

合称为道德道德比规律要重要。----李率

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之规范),就叫做:是‘尽心’,所谓尽心,他必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自发的高级行为,就好比道德,他是一种长期,不间断的内在修为、修养,一样。人,怎么才能达到‘道德’的境界,修,学,只此二字。

当然,也有人难达到,既,难达到‘道德’之境界。但,不代表说,‘道德’本身,不存在于他的心中,道理,是一样的。

人达不到道德(之‘境界’),有两个最主要之原因,既:气质与环境,一个是天生的,一个,属于是后天的。境遇不同,资质不同,人生所走的路,也就必不相同。这不是我们能左右了之。人,只要达到了‘道德境界’,就可矣了。这是做人最本质的环节,是一种深厚的修养,这种‘厚’,他并非一般之人,所能达到了的。需要长期的努力,也即是我们老百姓所常念叨的,说:是‘厚道’,‘厚道’了。厚道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而,只有真正的不明智者们才会以为(既,厚道的人)是“傻子”(所谓),道理他是一样的。

厚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没有之一。这是一种,极大的智慧,孔子,他是一个厚道的人,这点,我可矣非常肯定。人为甚么要‘厚道’,因为‘厚道’,可矣让你具备一个最重要的能力那即是夕死可矣’(摘自《论语·里仁》)之能力道理他是一样的。有人说,‘夕死可矣’算甚么能力,不怕死的能力吗?

我说,对,也不对。不光是这样。要说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人生,他有几种活法,或者说,世界上究竟有几种人罢。这么说,比较体贴。

我说,世界上,总共就有三种人,他们分别,是叫做:活在黑暗里的人厚道的人,和以及,厚道的明白人这世上就这三种人。儒家,或者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正统,及正派的哲学宗师希望我们成为的,即是一个:厚道的人。这即是哲学他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之体现。一个‘厚道的人’,既可矣了,内心充满光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道德的规范与教化向内精修精理解成为一个具有深厚修养的清澈而又光芒的有道有德之人剩下的一切都不重要

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孔子的核心精神,但是,他(既,孔子本身)比一个‘好人’,还更进一步,他是一个,‘好人里的大师’,既,我所讲的,人的最高,同时,也是人的最终极的层次,孔子,他是一个:厚道的明白人。孔子不仅厚道,他还知道一切。

Everything.孔子知道一切。为甚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孔子透彻理解《易》《易》是甚么《易》他是规律大全。我这么说罢,如果孔子想知道的话,他可矣知道你的任何事儿,包括你甚么时候得病,甚么时候去世(死),甚至于你小时候的一些事儿他都可矣知道。我,只是举一个例子,用以告知你,孔子对《易》的掌握程度,我可矣负责任的说,孔子对于《易》的理解远超过我所说的这种普遍的简单之程度道理他是一样。《易》有甚么用,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是甚么意思呢,简单说,既是:学《易》可矣无大过。《易》是本儿甚么书,《易》不是一本儿心法’,《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既,《四书》)是心法,《易》不是《易》不能教你怎么才能厚道’,但《易》能给你排明白

‘排’甚么呀,你一生的事儿,我们一个人,从生,到死,这中间儿发生的所有事儿,我们统称为,是叫做:‘一生’。包括且不局限于你结婚你生病到你最后死《易》这本书能罢你说的明明白白。所以,我才说,《易》这本书,他是叫做:是‘规律大全’了。道理,他是一样的。

人生有没有规律,人生当然有规律了。不仅人生有规律,世界,也有他自己的规律。宇宙中之一切(万事万物),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孕育在其中。学《易》就是知道这个规律,从而,能够更妥善的,更积极的去面对他。道理,是这样的。

最简单的,就是“农历”,农历有各种节气,这个节气,就是“一年”(所谓)的规律,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生也有自己的“四季”,一年,有“春分”,“秋至”,“冬分”,“小雪”,“大寒”……等等,各种节气,人生也有自己的春分冬分秋至以及大寒等等。这就是‘规律’,《易》就是罢这个规律明白的告知给你这就是《易》的作用。孔子说,‘学《易》無大过’,其实就是说,学《易》,可矣知道自己人生中(所要遇到的)这些事情,并提前,做好准备,与预防。就好比你看阴历’(既,农历),明天是“大寒”(节气),你就多添件衣服吗这不就叫做:‘可以无大过矣了吗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孔子,是一位:厚道的明白人。厚道是修养明白是知道规律。但是本质,还是修养,不然,为甚么说:‘夕死可矣’呢,就是说,‘道’,‘道德’,比规律,他要更重要。孔子‘五十学《易》’,不是说四十不能学而是讲五十岁的时候,‘修养’,就已经臻于一个某种境界了这个时候学《易》就会比较笃实’,他是这个意思。道理,是一样的。厚道,是关键。而,人如果暂还没达到厚道,之境界,为何不建议学习《易》,因为你活在黑暗里,你还是知道的越少,越好。如果你真的算出来自己的“冬天”何时来临以你的修为你能接受得了这种现实吗

所以《大学》说得对,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知本’,这是知之至也了。道理,是一样的。深厚的修养,加上《易》,就是锦上添花,更进一层。没有深厚的修养,没有道德,一切都是白搭。就像孔子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摘自《论语·述而》)里一样,你没有道德,明天发财,或者后天有钱,又有甚么意义呢?

1.

而,你有了‘道德’,即便“夕死”,又有甚么关紧呢。所以说,做一个‘好人’,厚道是儒家认为的最根本的要事。所以,才有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是这个意思,道理,是一样的。----文 李率 己亥年 三月十五

相关文章

  • 厚道,是根本|谈《易》

    仁,義,礼,智,合称为:道德。道德,比规律要重要。----李率 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之规范),就叫做:是‘尽心...

  • 厚道(2)

    厚道,不是愚蠢,而是素养, 厚道,不是无能,而是品行。 厚道,是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厚道,是处事获取诚信的凭证。...

  • 一一

    聪明易,厚道难,既聪明又厚道更难。

  • 做人,三分精明,七分厚道:才是大智慧

    左宗棠说:“做人,精明不如厚道。” 厚道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可是,一味...

  • 谈厚道

    厚道是与生俱来的秉性,是学不来的。厚道的人,不占小便宜。因为他认为这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厚道人总是为别人设身...

  • 也谈厚道

    有人说厚道的人傻,其实不然。厚道不是做毫无底线的老好人,也不是懦弱与退让,而是谦让和仁慈。厚道的人放弃了眼前的蝇头...

  • 说厚道

    说到厚道这话题,很多人都理解。 但是在当今社会,厚道越来越少,精明越来越多。 今天谈一谈...

  • 人厚道,必有厚报

    如果说身心合一是做人的立足根本,那么为人厚道就是处世的最高境界。 俗话说得好:“精明不如厚道,厚德方有厚报。” 为...

  • 古训

    话要和明白人说, 事要与踏实人做, 情要同厚道人谈。

  • 空海浪花(3则)

    1 《易》曰: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何以载德?曰:厚道载德。 厚道载德,何以载道?曰:厚众载道。 厚众载道,何以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厚道,是根本|谈《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uc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