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生之前,其实就不爽:婆婆带着孙子来伺候月子。两岁半的孩子正是闹腾的时候。
也是我的疏忽,和说不出口。说不出“既然走不开就不用来照顾我的话。”本来结完婚就没有在夫家待过,更别提相处。
即使有心理准备磨合期,却因为老公执意要在这个“坐月子”这个特殊期相处(他希望这个阶段熟悉并且增进感情),搞得双方心里又憋屈又怨恨。
月子里各种不爽:前十天全是稀饭青菜。我终于忍不住了,前几天是要清淡,最多一周就可以了,一直这么清淡下去,我白天吃不上,夜里睡不好,还要奶娃,别搞得我孕期没贫血,月子里给我搞成贫血了!老公和婆婆才商量着给我增加除了稀饭青菜以外的营养。
可毕竟两地吃饭差异和个人习惯不同,我很喜欢吃菜,孕期都是一顿两盘菜,他们吃菜少,婆婆说去楼下买菜也看不见卖什么菜,饭桌上没什么菜,就凉拌黄瓜。或者煮/炒白菜,也不好吃,心情不好。婆婆还计较菜价非常贵。后来才知道黄瓜就是贵,三块一斤,一根黄瓜才那么半碗,你买的就是贵菜,还说菜贵,便宜菜多着呢,你偏不买么。
因为那个孩子吵闹搞得我休息不好的生气。
因为发现他们没有进屋进卫生间敲门的习惯闹得尴尬和憋屈。
因为中午还是下午看人,礼轻礼重的习俗。
因为娘家人来了婆婆恰好去楼下买菜,给人误以为怠慢:明明知道那天娘家人要来,不早点买菜准备非要十一点半下去买菜?老公还不在。家里就一个产妇和新生儿,一个不会做饭的公公,一个两岁大的孩子。谁来留他们在家吃饭,他们留下来自己做吗?他们留下来非要等着婆婆回来做饭吗?可气的是除了哥嫂,嫂子的妈妈也心肠极好来看我,结果这个情形,总是觉得怠慢。
加餐喝的汤,鱼汤里煮面条。听过吃过鸡汤面,谁见过鱼汤面?光是鱼汤也勉强,偏偏一口面吃到嘴里,还有鱼刺?!
他们当地的坐月子吃的羊肉汤,我又一点不想喝。本来也吃羊肉,心情不好没胃口才一口也不想吃。为了有奶水喝汤。还是因为汤水喝得少奶水不足。因为心情不好奶水不足。
各种糟心事。一点一滴,累积着。
我都忍着没去找老公做个判官。因为他和我一样,自从孩子出生没睡过一个整顿觉。我看他辛苦劳累,不想再添烦恼。胃口好了多吃两口,难吃没胃口少吃一点,我这样安慰自己。
月子中和出了月子,提及起来,他的态度,总是说他父母如何辛苦,他和大哥父母如何都想照顾,父母如何劳累,要我理解。
搁在平常,我有自信心是个能体谅人的主儿。而在月子里,敏感和嫉妒缺觉新角色的不适,导致我不仅不能赞同老公的话,反而积怨越来越深。
后来过了好久,又提起来,他说,这件事上,(指源头公婆带着孙子来伺候月子的事)他父母处理的欠妥当。
那一刻,心里有个声音,我不是要求公婆一定给我道歉,只是对老公一味偏袒他父母有怨气。但对于老公而言,难道让他在我面前说他父母不好的话吗?
心里犹豫着要不要和解,还差一点力量。
周日晚上跟妈妈说,老公不回来吃饭,我们不用等他。
妈妈说,是不是嫌我天天做稀饭吃腻了,他妈喜欢给他做什么什么的。
妈妈多心了,她是个敏感的人。周五周六周日连着三天老公都没回来吃饭,妈妈以为他不想吃家里的稀饭和家常菜,故意在外面吃。
她误会了。周五是他们同学聚餐,回来夜里十一点半,周六周日是他们爱故乡文学小组的活动,周六回来也差不多快凌点。今天周日,刚打电话那会,他们在吃饭,吃完就回来。他这样说。
我解释道,不是。他开会,开完肯定要一起吃饭,一大堆人,吃完就回来了,不是你想的那样嫌你做稀饭不想吃。
我忽然意识到,多心,敏感,我也是这样的。
错误的归因会造成误会又没有机会一一澄清。
公婆待我不算差,中间许多误会,小事,生活习惯,累计起来闹得不开心。
初心不坏。没生时饭桌上聊天,她说你们给我打个菜单,我照着给你做。买的乌鸡,鱼做汤。熬银耳粥。即便做的不好,不可口,难道我一直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好的事情上吗?
为什么不改变下,把注意力放在好的事情上?
而且,关系也不能一直这么僵下去,老公夹在中间,很不舒坦。
主动点去和解。
所以今早给婆婆主动发几张宝宝的照片。还聊天聊了一会儿。
似乎轻松了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