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德树人的高考指向---语文应该怎样学习备考

立德树人的高考指向---语文应该怎样学习备考

作者: 宋瑞宋萌萌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21:24 被阅读0次

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就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成绩如何用、试题谁来命”发表了重要意见。

作为国家考试命题机构的“掌门人”,姜钢主任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新观点,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高考最新定调

1.高考是素质教育的正向指挥棒(不是唯分数、唯升学的指挥棒)

2.高考全流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盖体系设计、标准建设、命题实践、成绩报告)

3.高考主要考查“4点4性12方面”(是内容、是要求、更是方向)

4.高考后不仅要公布成绩,还将向高校和学生提供成绩综合分析报告(或成为招生录取重要依据)

5.高考命题教师队伍要完善学科机构(国家规定高中课程的学科教师都要有)

6.成立高考内容改革指导委员会(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教育官员都参与)

7.建设新型高考国家题库,将面向社会征集高考试题

上述观点可以说是对高考内容改革方向的“最新定调”,对于2019年乃至今后高考命题尤其是全国卷的命题,具有非常明确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高考全流程要优化

今年9月,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考改革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考评价体系。

核心任务有3项:

完善考试内容

创新考查形式

丰富评价手段

目标功能:

充分发挥高考在素质教育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着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和审美素养、健康和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最终任务:

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体系设计、标准建设、命题实践、成绩报告的高考全流程中。

2

高考内容改革:

考察内容、命题要求、改革方向

1.高考的命题依据——

“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2.高考考查的内容——

“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内容”

解 读

在这四点考察内容中,最关键的就是学科素养的考察。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的高考考试大纲中,就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在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是首次提出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

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

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的成语使用、第18题的语病判别、第19题的表达得体等。

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

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第21题的推断分析,北京卷第25题的微写作,天津卷第20题的“词云图”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题来考查。

2017、2018年高考语文中的阅读欣赏题,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二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三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建议语文复习备考,要认真领会和贯彻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精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础上更强调融汇贯通。

阅读需要加强各类文体特征的认识以及文体阅读间的联系,进一步强调对阅读中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的理解。

作文还是要具体落实到表达与交流的相关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突出自己写作上的特点与亮点。

相关文章

  • 立德树人的高考指向---语文应该怎样学习备考

    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化...

  • 张贵栓‖语文主题学习100问(41)

    41、怎样处理好实验与考试的关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

  • 一读︱指向“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问题及解决策略

    【学术前沿】蔡春华︱指向“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问题及解决策略 原创蔡春华语文建设杂志2022-11-22 16:...

  • 新课标的关键在落实

    让语文教育的站位更高,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新课标的“站位”,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站位更高,视野更加开阔。这一...

  • 语文新课标学习(三)

    让语文教育的站位更高,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关于“站位”,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站位高,视野开阔。课标的开头阐述课...

  • 热点: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1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 热点: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3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 热点: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2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 2022新高考Ⅱ卷作文解析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多指向较为宏大的时代命题,引导青年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关联起来,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

  • 讲话

    1 把握新方向 培养什么人? 为谁培养人? 怎样培养人? 落实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德树人的高考指向---语文应该怎样学习备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xm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