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士人的成长

作者: 千允 | 来源:发表于2023-01-13 23:52 被阅读0次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是宋代社会广为流传的一首劝学诗。

通过科举制度形成的士大夫阶层,固然代表宋代社会精英群体,他们中间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与应用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但很多士人科举入仕的动机是追求富贵。

科举入仕,本质上是皇帝以高官厚禄来换取士人的效忠。士人进入官场,由于个人动机与修养的不同,官场作风也有区别。有些人忠勇刚毅,如寇准在澶渊之战要求赵恒亲征,甚至不同意与辽议和。有些人循默懦弱,如王旦对赵恒封禅本有异议,赵恒送给他一坛珍珠后便开始附和。有些人崇尚权术,逞才弄巧,如丁谓为赵恒封禅、崇道尽施才计,为谋权位攀附刘娥、勾结宦官,结果身败名裂。

然而,士人并非只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传承者。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科举士人必须掌握儒家经典。儒士讲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经世治国为志向。

五代时期儒士无缘实现政治理想,又不愿同流合污,往往归隐山林,隐士、僧道竟成为儒学传承的重要力量。宋初三朝,科举士人多功利之徒,但至宋仁宗庆历年间,出现了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批士大夫,志于古道,以名节自励,以天下为己任,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宏理想与高远人格。

在这种儒家自觉精神的激励下,才会出现王安石以“回向三代”为号召的变法运动,以及朱熹以“正心诚意”为根基的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这正是后人所谓的宋儒精神,或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

相关文章

  • 新型士人的成长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

  • 宋史课-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重文轻武 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新型士人政治主体意识的形成 历来都会对位高权重的官员有一定忌惮 大部分武官没有受...

  • 宋朝的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形成一个新型的士人阶层,是宋代社会结构变迁中引人注目的特征。 科举考试是宋代选拔官员最重...

  • 士人的精神

    近来突然有想写篇文章的冲动,索性不做多想,提成上马。但又好像不知写些什么,毕竟自懂事以来,除了课堂要求还没正儿...

  • 魏晋少年多才思,巧言善辞展机敏——读《世说新语》

    魏晋时期,言语不仅是品评士人才华高低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士人跻身名流的重要手段。 士人们喜好谈玄析理,常常妙语连珠...

  • 论文后记

    写完论文初稿,志此纪念。 论文的写作,源于对士人的反思。三年间,从对士人的无限敬仰,到发现士人应对现实无力时的沮丧...

  • 士人风骨

    《士人风骨》是《资中筠自选集》其中的一本,书是2011年出版的。 这本书中收录的十多篇文章,是先生自1996年退休...

  • 凤阳士人

    凤阳有一个读书人,背负行囊远行出游。 对他妻子说:我半年就回来。 十个月过去了,竟然杳无音信,他的妻子旦夕殷切的盼...

  • 瑞士奶酪火锅,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瑞士人爱吃奶酪火锅, 每年8000多万瑞士人能消费掉近2100万份的奶酪火锅。据统计,奶酪火锅和巧克力是瑞士人消耗...

  • 《born a crime》片段

    朋友推荐的书,现美国喜剧家的成长故事。生长于南非特殊年代的Trevor Noah,文笔风趣幽默。父亲瑞士人,母亲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型士人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yn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