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进纱窗时,小儿子正对着镜子龇牙。那颗摇摇欲坠的下门牙像深秋枝头的柿子,在舌尖的拨弄下轻轻晃荡。他攥着我的衣角,眼睛亮晶晶的:"爸爸,你说牙齿会自己跳下来吗?"
我们找出一根绿色棉线,在台灯暖黄的光晕里打了个蝴蝶结。线的一端系住发白的牙颈,另一端拴在卧室门的铜把手上。儿子蜷缩在门口,像只准备过冬的小兽,盯着我的手慢慢推开门缝。木门"咯吱"转动的瞬间,他突然闭上眼睛,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影子。可预想中的牵扯痛并没有来,只听见"嗒"一声轻响,乳牙已经躺在铺着卡通图案的床单上,棉线还在门框上晃着秋千。
"它自己掉下来了!"儿子蹦起来,举着牙齿像举着战利品。灯光下,那粒小小的乳牙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齿根处还带着点淡淡的血色,像朵初绽的小花开在他掌心。我忽然想自己小时候拿着铁钳对着摇晃牙齿,直接干拔。钳子触到牙龈时的寒意,至今还冻在记忆里。
乳牙是最懂事的小客人,它知道你怕疼,所以自己收拾好行李啦。"我摸着儿子光滑的牙床,想起生物老师说过,乳牙的牙根会在恒牙的挤压下慢慢吸收,就像春天的积雪遇见阳光,自然消融。原来成长从不需要暴力拆解,时间自会安排最妥帖的告别。
睡前儿子把乳牙放进玻璃罐,说要等牙仙子来换礼物。我望着他熟睡的脸,忽然明白:我们总在代际的差异里看见时光的褶皱,从前辈手中接过的不只是拔牙的记忆,更是对疼痛的不同解法——父亲用铁钳教会我坚韧,而我要用棉线和门缝告诉孩子,温柔同样能接住成长的重量。
更重要的是,那些关于牙齿的故事,最终都该通向同一个道理:当我们学会每天用牙刷编织防护的网,用蜂蜜代替糖果的甜,让每顿饭后的漱口成为习惯,那些曾让我们恐惧的"拔牙时刻",便会像春日的薄冰,在细致的呵护里慢慢消融。原来最好的成长智慧,从来不是面对疼痛时的勇敢,而是在疼痛到来前,就已学会了如何温柔地对待自己。
月光漫过窗台时,玻璃罐里的乳牙闪着微光。它是童年退场的信物,也是生命教我们学会守护的第一堂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