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2021年9月28日,二年级李士军老师主讲了课文《妈妈睡了》。李老师从二年级的学生学情出发,理清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他强化识字教学,鼓励学生阅读,尊重个性化表达,循序渐渐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为全体同学奉上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语文课。
《妈妈睡了》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儿童生活”,语文阅读训练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文章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妈妈,孩子觉得她很美丽,很温柔,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与劳累。
真情实感的课题。尊重学生,个性表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李老师在文章导入的时候,组织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然后安排学生说说自己的妈妈。有的学生说,妈妈很美,有长长的头发。有的学生说,妈妈很快乐,像一只小鸟。还有的学生说,妈妈很辛苦,要给自己洗衣做饭,还要每天早出晚归地上班。李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表达,让学生很快进入了教学情境。
循序渐进的课堂。循序渐进,提高要求。进行字词教学时,李老师通过四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提高要求。首先,他引导学生通过拆字的方法来识字。有的学生分析,“梦”是由“林”和“夕”进行的组合。接着,他引导学生进行组词,学生组词“美梦”。然后他引导学生造句,有的学生说:“我做梦了,是个美梦。”最后,李老师引导学生写字。他指导学生看结构,看宽窄,看占格,还给学生进行了范写,学生们掌握得非常扎实。
扎实收获的课堂。反复诵读,领会文意。《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李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培养理解能力。题目读3遍,引导同学注意声音,不要太吵,影响了熟睡中的妈妈。自读读2遍,引导学生找准文章中的生字,把握内容。找4位同学读课文,帮学生找出阅读中存在问题。全班同学齐读,教学生学会断句,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有效的阅读,让学生有了扎实的收获。
李吉林老师说:“我非常喜欢思考。给孩子们上课,尽管每一次都精心设计了教案,但不到上课,我是不会停止对它的思考的。”我会不断加强教研,加大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打磨语文教学方法,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