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贪官是天生的。不会有一个人,以潮气蓬勃之身投身宦海立志做一个贪官。可为什么会有人走上了偏路、邪路?
薄厚康荣这四位如今在如今在囹圄内反思的罪人,在我掌握的资料里,除了薄熙来是高干子弟红二代,其他都是普通农家子弟出身。如果最初就贪淫卑鄙,不思进取,是不可能一步一步走上高级领导岗位的。必然付出过智慧和汗水,但最终却修炼成魔,这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潜规则比规则管用。毋庸讳言,在机关仕途,总有一些不体现在文件上,没有挂在领导嘴边,但绝对暗流涌动屡试屡鲜的潜规则。领先一步提拔重用的,既不是那些老黄牛式干部,更不是个性张扬浑身带刺的干部,而是那些善于察言观色细心揣摩最早把握潜规则的那些人。要么精神贿赂,要么钱物贿赂,要么专干眼前活场面事,博得领导欢心。
攀比中放弃底线。风气很重要。如果只有极个别安分守己清廉自律,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和同单位本行业攀比,和其他单位部门攀比,与同学攀比,与亲友攀比……当不满、失意、羡慕、学习到大家都这样无所谓的时候,底线的阵地就会逐渐被侵蚀,逐步在缩小,也就越来越放的开,越来越敢出手。
逐步提升中壮胆放开。贪腐的胆量能量是和职务级别密切相关的。一个科员能犯多大事?科长、处长、县长、厅长呢?特别是边腐边升越腐越升的时候,平台越大作的越大,腐败的越厉害。正视野宽广的同时,负面视野同样变得宽广,比我厉害的有的是,自己这点事算什么?官越大,监督发挥作用的空间越小。有钱就烧包,有权就涨包,有多少人能彻底摆脱这个规律?
疏于学习则无知无畏。不读书则不明理,不读书则无敬畏,不明理不敬畏自然就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一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彻底颠覆,走上不归路就是必然。
在腐化变质问题上,难说内心外因哪一个作用大。因为,这世界圣人本来就不多。(2018.9.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