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杂草,认识的都是宝。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用一种开白色花、芬芳馥郁、清新脱俗的植物,捣碎成泥,敷在伤处,即可缓解肿痛。
它是一味治跌打损伤的中草药,有人也叫它"止痛草"。
不小心被蛇虫咬伤了,也可用它也可缓解肿痛。
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清新脱俗芬芳馥郁的花,而闻名植物界。
它茎杆直立,或者上升生长,不分枝,比较粗壮,表面柔毛,高约30~80公分左右,根状茎横着生长。
叶子对生排列,革质,呈卵状披针形、广披针形,长约10~30公分左右,宽约3~7公分左右,基部楔形,顶部长渐尖,正面一层蜡质结晶层,摸着感觉粗糙。无柄,或者叶基渐狭,延伸成带翅的病。
顶生蝎尾状花序,成轮排列,形成圆轮,长约2~4公分左右。也有不成轮排列,集在一起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长15~30公分左右,花序伸出叶子,花序梗和花序轴表面一层钩状毛。总苞片呈披针形,花梗长5毫米左右,萼片长5毫米左右。花瓣白色,呈倒卵状匙形,长3毫米左右。
花落结出黑色球状的果实,直径5毫米左右,灰紫色的种子,长5毫米左右。
就是这样的一种植物,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药用价值也非常高!
它祛风止痛、利湿解毒、散瘀消肿、疏风理气、安神助眠等。
对水肿、小便不利、关节肿痛、失眠等疾病均可治疗。
你知道它是哪种神奇的植物吗?
它就是中草药杜若,有人也叫它杜蘅、地藕、竹叶莲等名字,为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区。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里、树林里、竹林里等地方。喜欢阴暗、湿润的环境。
它花期7~9月份,果期9~10月份,春季采收嫩苗,捡除杂质清洗干净,鲜用或者晒干备用。
它根茎入药,味辛,性温,归入肺经、肝经。具有祛风止痛、利湿解毒、散瘀消肿、疏风理气、温中散寒、调经止血等功效。
主要对风寒咳嗽、风湿痹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虫蛇咬伤、月经不调、劳伤吐血、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进行治疗。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把它捣碎成泥,敷在伤处,可治疗跌打损伤、虫蛇咬伤、瘀血肿痛等病症。
把它与羌活、防风等搭配,煎水服用,可治疗关节肿痛、风湿痹痛等疾病。
吧它与石膏、赤茯苓、山茱萸、天雄、甘草、蔓荆子等搭配,煎水服用,可治疗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多痰。
《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辛、性微温,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头痛流涕及蛇虫咬伤。
《千金方衍义》记载:温中下气,常用于预防水土不服、霍乱等症。
《本草纲目》记载:根茎入药,具有理气解郁、驱散寒邪的功效。
它含有黄樟醚、丁香油酚、生物碱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镇痛、助眠、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抗肿瘤潜力等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可煎水服用,一般干品用量5~10克,鲜品加量。
可泡茶饮用,也可炖汤、熬粥食用。
也可把它捣碎成泥敷在患处。
注意,杜若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他不可过量和长期使用。
阳虚体质者,禁用。
孕妇、备孕期女人、婴幼儿,禁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中草药配伍使用有诸多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