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后感三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两位学者都在强调反思的重要性,但很多老师找不准反思的“点”。我的通常做法是再次梳理课程思路,把课堂中出现的亮点和不足写下来,但并没有深入思考课堂之所以呈现这种状态的原因以及接下来的改进措施。
吴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三章,对我之后写好教学反思和观课记录提供了清晰的方法指导。
首先要明确教师写教学反思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审视备课中预设的课堂,发现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备课时预设课堂的精确度,提高驾驭课堂,引领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写教学反思时,要先写清楚本节课的教学背景是什么:比如老师预设的教学过程和策略是什么,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处在何种水平等。交代清楚背景,才能有针对性的反思自己本堂课的教学策略是恰当,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如何。
其次,一篇教学反思不要面面俱到,每一篇教学反思,可以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反思和总结:如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精彩的课堂生成,不太恰当的教学环节等。而且在写之前,先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或现象,看是否能总结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最好能反应或解释一个教学规律,并从多方面分析出现这种问题或现象的原因,成功的地方,总结经验或规律,不足的地方,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或策略。另外,很对不同的教学篇目,可以有意识从不同方面进行反思,最终构成系列反思。这样一篇反思就是一个“主题研究”,主题研究多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就能够形成“系统”。
另外,吴老师还指出,教学反思的研究视野可以再大一些:不仅局限于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全部讲解完可以写一些,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结束后都可以写一些。反思的内容应该涵盖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
以上是如何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和建议,接下来谈谈如何写好观课记录。
作为老师,听课、写观课记录是教育教学的常态化工作。每学期下来,总是满满当当的一本观课记录。我通常的做法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导入、设计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评价、板书设计都记录下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认为的闪光点和不足。
吴老师在谈到如何写好观后感时,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找准观课的点,即我观摩这节课是为了什么。这样,根据管科视角,在观课中要相应地重点呈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在观课前,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在心中生成一个教学预设,即我会如何设计这节课。
3.观后感最重要的时结合自己的观课目的,最自己感兴趣、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阐述。
4.观课时不仅要关注老师的状态,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体课堂状态。
5.另外,通过观后记,可以从对一节课的研究延伸至对如何上好一类课的深入思考。
不管是写教学反思还是写观后感,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把课上得更好。但想要写好教学反思和观后观,不是一朝一夕的,吴老师给了我们方法指引,接下来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自己的课程观、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从现在开始,先写起来,只有行动起来,才有成长的可能。
2023年8月21日星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