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杨杨要去当村官,心中忐忑。从小读书,读到大学又读研究生,没在农村生活过,现在要去当村官,该怎么当?
去之前请教了好多老同志,说没关系的,你文化程度那么高,农村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不是个事。
心中稍微踏实了一些。
为了能按时到村镇上班,她把自家老爸的车拿了来,每天从泸州开到护国镇。
没想到老爸的车原来是个油老虎,来回一次要耗掉近30莽尼,算下来一个月的油费就要两三千。罩不住哦,工资才四、五千呢。
娃还小,才两三岁,正是用钱的兜兜。要为娃节约啊。
一天,从护国下班回泸州,已经疲乏的身子好想早早回家洗澡吃饭,然后上床睡觉。如果从护国上高速直开泸州,就快很多。但是要节约啊!娃呃,就让妈累着吧。
她开老路,从护国老路到渠坝镇,再从渠坝上高速到泸州。哈哈!这样要节约一大半的钱呢。
到渠坝上高速了,接近泸州了,心中想着:“幺儿呢,妈妈快到家了。”越想越高兴,顺手把方向往右打去,直接上了由泸州开回护国的高速。
半个小时后,杨杨又从护国开始,拖着疲倦的身子,伴着伤透了的心情,重新踏上了从护国开往泸州的征程。
人们说,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杨杨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不一定,换个不同的场景,你试试!”
已经当了半年多的村官了,走乡串户,招商引资、访贫问苦、精准帮扶,杨杨都做得人见人夸。
一次,和她同样去当村官的同事要搭她的车去村里主持召开群众大会,说了九点准时开始。
早早的,那同事便上了她的车,她开到蓝田上高速。时间不紧,路线熟悉,准时到达主持会议毫无问题。
从蓝田上高速,经过纳溪,马上要到渠坝了。像渠坝会撞到鬼一样,分路的时候,她把方向打到了回蓝田的路上。
等回到蓝田重新起步,那个村的群众大会已经等不及了。
渠坝啊,杨杨最容易心梗的地方。
当了两三年的村官,油钱不知耗了多少。拖儿带母,疲于奔命,人也瘦了,钱也少了。好不容易回到单位了。心里高兴,至少不会每天跑那么多路了。
恰恰江津方面来了个在她单位挂职锻炼的,你来我要往呀,她被书记点名:“去江津挂职去。”
去了江津。
好歹回城了几个月,脸蛋儿白点儿了,身体也好点了,娃已大些了。本身是硕士研究生,气质也还在呢。几百度的近视,不想老是挂着眼镜,就戴隐形的。
江津也有泸州去的同伴。
一天,和同伴开车外出。在江津的主城区开呀开呀,开到一个十字路口。正前方挂着一个中国结,她看成了红灯,就在中国结面前停了下来。被她档住的后面一长串车使劲摁喇叭。她说:“表得慌啥子?再慌还不是要等红灯过了嘟!”
目前,杨杨还在挂职。等她回来,我要好好給她庆祝一番,祝她顺利度过村官岁月,也祝她从江津凯旋归来。
我想着是不是该送她一个中国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