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触角
如果要用一抹颜色来描述高中的话,我会选择红色。犹记得高三的语文老师从来不穿红色衣服、也从来不用红色作为配饰来装点自己,可能是嫌弃红色俗了些吧。之所以选择红色,是因为它像太阳的颜色,也足以描述那时的心情,每天的心情就像开心的小太阳,温暖又耀眼。单纯的过活且从来不知道忧愁是什么,我常常羡慕那时候的自己,那样的日子是多么幸福。
在刚上大一的时候,还会经常性的记起高中时候发生过的事情,因为那时候没离开过家、还没好好适应新的生活和接触新的面孔。一切陌生又充满好奇,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在触摸到新生活之后,就开始悄然生出了怨怼。是的,似乎这里什么都不够好。不论是人文,还有物质坏境。不痛不痒的经历着真心付出、真诚友爱、盲从附和、迁就委屈、无畏无惧、坦然释怀。
三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想说很多话却又无从谈起、当谈起经历过的一些事却又不够刻骨铭心。
从高中毕业到现在,学会了最大的一点就是:遗忘。
遗忘了生命中走过的人,想不起他们的名字甚至是忘记了他们的面孔。你让我去回忆小学,我记不得很多人了;你让我回忆初中,我记不得很多人了;你让我回忆高中,若是等我大学毕业,想必我也记不起很多人了。
开始明白:擅长遗忘,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怕,当我离开学校的时候,甚至毕业几年后,不管去向何方,我在大学时期经历的人和事,也可能就莫名其妙的忘光了吧。
这个世界太快,快到我都来不及去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匆匆的被新的面孔包围。
当我们之间没有了交集,没有了牵扯,就会渐渐的变成陌生人,谁也不知道谁的来历,谁也不去关心谁的未来。倒不如利益相关者来的及时,不用彼此附和迁就,利益导向自然会把关系分的明朗:谁该低头哈腰,谁该趾高气昂,不必去下定义和彼此了解就已经明了。
高中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好。即使有烦恼,也会一股脑的全抛掉。每时每刻都是精力满满,不像现在,看似脾气是变的柔和、宽容了许多,实则是开始渐渐冷漠,一点都不在乎——这是不生气、不着急、不往心里去也不会难受的根本原因。
每个人把每个人都看得很淡,淡到无论我们谈什么话题都会笑着,都不会愤怒。因为彼此知道,反正此生世事难料,没什么必要大呼小叫。
早就是成年人了,就该用成年人的方式来看问题、来解决问题。
之所以会突然回到 “高中”这个话题,是因为收到一个高中朋友的好友添加申请。
然后我们有了这样的对话。
隐隐约约记得这个男孩子的面容,想起他疯狂追求一个爱喝牛奶的女孩,还记得他向我借黑色墨水在每个人都在备战高考的紧张时刻去画马,到现在我还记得他画的马的样子,我无心的夸赞让他开心的画面还能清晰的记起。
他学的室内设计、专科,然后去了上海。
似乎有些话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因为曾经的一点点熟知都在慢慢的在彼此的世界中淡下去了。
在高中毕业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没来得及好好的道别,就匆匆的各自天涯了。我们都为自己各自忙碌,无暇顾及彼此。当然还会有很多朋友在一直联系,当别的同学都在感慨当年的同学都结婚的时候,我想说我的同学都生二胎了。
时间快的让我诧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他们在一点一点的变得更好,我也在一点一点的进步成长,伤感时光易逝,又庆幸我们都一直努力的走在路上,没有人离开,也没有人掉队。
大学的日子仓皇而逃,我们都在各自找寻着自己人生的出口。
前路漫漫,有笑有泪,感恩缘分,一路有你。
前面的路,可能一起走,也可能各自离开。
每个人都会重新融入陌生的环境、见到陌生的人、发生陌生的事,假如在我们告别之后,相遇之前,还能记得彼此的脸庞,就克服了时间的遗忘,想来,也没辜负了大学一起同过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