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教学之浅略

作者: 风萧萧兮cynthia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0:19 被阅读3次
中考语文教学之浅略

昨天读到文友之“语文困惑”《九年级语文复习课,该咋上?》,文章及文后点评都真实地呈现了当前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难教厌学的困境。

其实,这正是笔者反复琢磨的问题,借此机会,结合多年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实践谈点感悟,以期对当前中考语文教学有益。

现在距中考还有三个月,十二周六十节课,正是初中语文学科整体训练、综合提升的关键时期,组织指导得法,教学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有效进行冲刺教学呢?

首先,教师应该激化学习内躯力。语文乃百科之母,得语文者得考试!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却也应该真切直观地让学生明白且坚信。这是冲刺中考语文的信念支撑,因为,语文考试水平的正常或超常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态与信念。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积极向学者才能诚恳地接受老师的引导督促,才能真正立足自身实际正视不足,才能自觉地去进行知识与方法上的查漏补缺扬长避短……

以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武装,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其次,督促落实有效的语文学习行动。即组织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每一个学习环节,以此来不断积累知识方法,不断完善解题思路,不断增强自信心,从而顺利应考出佳债。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是对学生个体而言,前文已述。“知彼”是指教学应明确考纲,把握中考知识考查的层级要求,使学生熟练自如地把握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策略。

冲刺教学时期应该针对大多数学生平时在学习考试中呈现的未知或疑难领域,通过考练讲评来个个击破,以期步步为营朝教学期待跃进。

例如,语言理解赏析往往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教学中可结合典型实例进行综合性学习指导,及时总结解题方法策略:先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义,后通过语言表现手法的分析把握所述人事物的特点及其作用,再从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所揭示的生活哲理方面感悟语言的妙处。通过这样一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探究,学生对理解赏析语言的思路方法就会清晰明有的放矢了。

再次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专注阅读的习惯,深人思考的习惯,有效表达的习惯等都是必备的。

专注阅读,才能有效利用时间捕捉信息,才能避免误解与疏漏,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这些都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基础。平时练习就应该限时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本能,读题读文皆当如此。

读题,先得看清题干部分的提示语及答题要求,也要快速有效地捕捉题肢部分的内容要素,不专注怎能做到?

读文,应从文题入手,从文段中心句,从句段关键语汇中准确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及结构思路,不专注怎能高效?

深思才能拓展思路完善答案。

有序使表达层次清楚内容充实,令阅卷老师赏心悦目,想不得高分都难。

还有一点就是勤于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大凡是看事容易做事难。语文学习,听得懂不等于会解题,动笔才能发现不足,勤练才能形成技能。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今日所述实乃个人切身体会,共享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教学之浅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ah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