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全运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开幕式在广州的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
这座场馆曾承办第九届全运会和亚运会,此次经升级改造后,再次成为全运会开幕式场地。其设计融入了“珠水奔流、湾区浪涌”的理念,并承担本届全运会田径、跳水等赛事。是全运会史上首次走进港澳,其意义远超体育赛事本身,涵盖制度实践、区域融合、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可谓意义重大。
一是创新“一国两制”体育实践:作为党的二十大后首届全运会,此次联合办赛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尝试。向世界展示了“一国两制”下港澳与内地合作的可行性,也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体育领域的示范样本。
二是深化大湾区全方位融合:赛事催生了“前置查验+闭环管理”等创新模式,公路自行车赛等跨境赛事实现三地无缝衔接,推动大湾区从基建“硬联通”走向规则机制“软联通”。
三是激活湾区经济发展新动能:19座办赛城市打造“赛事+文旅”特色路线,预计今年访港旅客将达到4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这将带动香港餐饮、零售等行业的消费。
四是厚植全民健身与人文底蕴:赛事设置众多群众赛事项目,吸引上百万人参与预赛及相关活动,香港、澳门的热门运动也借此进一步推广,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五是展现湾区国际形象与办赛实力:赛事以现有场馆改造为主,融入绿色低碳与科技元素,展现了高效务实的办赛理念。
大湾区因这一赛事真正融为一体,而共同举办大型赛事是促进融合的最佳方式。赛事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一个强大的大湾区正在形成,而一个强大的大湾区是中国强大的标志,也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中国是个信心,对以后台湾回归是个信号。
以最新的2025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说明大湾区、新加坡、台湾之间的比较,说明大湾区的实力与未来的美好前景。
2025年前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GDP相关数据如下(粤港澳大湾区包含珠三角九市及港澳地区,汇率换算以对应季度平均水平为参考):
粤港澳大湾区:前三季度珠三角九市GDP约8.42万亿元;香港前三季度实际GDP预估23286.11亿港元(约合21649亿元人民币);澳门前三季度GDP初步数值3013.3亿澳门元(约合2797亿元人民币)。三者合计约10.86万亿元人民币。
新加坡:暂无2025年前三季度完整GDP总量数据。其2025年上半年名义GDP折合2818.35亿美元,机构预测其2025年全年GDP将达5660亿美元。根据新加坡贸工部预测,2025年新加坡GDP增长预计为1.0-3.0%。结合已知季度数据和汇率估算,2025年前三季度新加坡GDP估测为4271.85亿美元,再乘以7.15685,折合人民币约30573亿元。
中国台湾地区:前三季度名义GDP估算为205179.48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7176.05亿元,同比增长13.2%。
即2025年前三季度GDP数据(大约)的排位:
第一名:粤港澳大湾区,10.86万亿
第二名:中国台湾,4.7176万亿
第三名:新加坡,3.0573万亿
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深度融合,推动其以更稳健、更高效的姿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一个崭新的大湾区将崛起于世界舞台,成为祖国日益强大的生动写照,令我们倍感自豪。
2025.11.9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