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译文
庾子嵩(庾敳)写完《意赋》后,他的侄子庾亮(谥号文康)看到,问道:“如果这篇赋有明确的意旨,恐怕不是赋体所能完全表达的;如果毫无意旨,又为什么要写这篇赋呢?”庾子嵩回答:“恰恰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
注释
1. 庾子嵩:庾敳(ái),字子嵩,西晋名士,擅长玄学清谈。
2. 《意赋》:今已失传,但从对话可知,这是一篇探讨玄理、追求超然境界的赋作。
3. 文康:指庾亮,东晋权臣,谥号“文康”,是庾敳的侄子。
4. 哲学意蕴:对话体现了魏晋玄学“言不尽意”的思潮,庾敳的回答暗合道家“得意忘言”的境界,强调超越形式的玄妙感悟。
背景:
这段对话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通过文学探讨哲学命题的风气。庾敳的《意赋》并非传统咏物抒情之作,而是试图用赋体捕捉抽象玄思。庾亮的提问尖锐点出“言意之辨”的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