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糟心之旅,
沿着苏东坡的路径,感受他的倔强与随性诗篇,。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句苏东坡的自嘲之语,道尽他一生的宦海浮沉。
从意气风发的京城才俊,到被一贬再贬的落魄文人,
他在黄州、惠州、儋州这些偏远之地,没有消沉,反而在这苦难之境,书写出人生的别样华章。
在黄州,他寄情山水,于赤壁之下,发出了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哲学思索,
将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永恒相对比,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宇宙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豪情万丈,让后世之人领略到他豪放词风的巅峰。
他把被贬的困境当作品味人生真味的契机,用笔墨将苦难幻化成诗词,让后世看到一个在挫折中愈发从容的文人形象。
对生活的热爱从未因挫折而削减半分。“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简朴的生活中寻得清欢之味。在贬谪之地,他下厨过程,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饼等美食,
把生活的烟火气与诗意完美融合。他与百姓同耕同乐,
在沙湖道中遇雨,他却能吟出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将困境中的坦然自若展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的乐趣不在于物质的丰厚,而在于拥有一颗细致的心。
无论遭遇何种风雨,只要心怀豁达,便能在平淡中品出滋味,在困境中活出诗意。
在为人处世上,苏东坡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以真诚和包容对待每一个人。与佛印的佛缘禅语,成为文坛佳话;
他提拔过无数后辈文人,像黄庭坚、秦观等,皆在他的提携下崭露头角。
他不因地位的高低、名利的得失而改变对人的态度,
这种人格魅力让他在朋友众多,也让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后世为人处世的典范。
在现代社会,常常被压力、挫折压得喘不过气来,
苏东坡明白,只要心怀豁达,积极面对,
生活的阴霾终会散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