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纪律是我一直很头痛的点。因为学生在托管或者午休时间,一直不能保持安静的状态。而老师需要通过自己的高分贝管理纪律,结果就是纪律没管好,作业没办法好好改。
如果细心观察班级同学,为什么会出现声音?原因就是无事可做。没有事情做又可以拆开三种情况,一是作业写完了,无事可做;二是写会作业就分心;三是能力问题,完全不会写作业。基于以上情况,第一种孩子是比较优秀的,那么作业写完可以额外再布置阅读任务,而后面两种情况就负责很多,而怎么处理就需要因人而异。
在班级每个学生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所有纪律的基础,那就是安静。创造安静的环境能让第二类孩子尽快收心并高效完成任务。所以保持自习时候安静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我都是通过自己来管理,发现既费时又累。于是,我请出了小老师,让他们帮助我提醒学生,如果超过3次就到后面面壁思过5分钟再回来,如果再超过3次,那么惩罚需要升级,罚抄一篇课文。当然升级版的惩罚不会轻易给出,基本在初级的提醒之后,很多孩子都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前几次实施过来,效果都非常不错。班级可以保持一点声音都没有。但是今天整体上非常糟糕,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今天的小老师并没有管理意识,需要老师提醒才能到前面管理纪律。而管理纪律的时候,也不能按照我们的约定一一实施,因此学生纪律就开始松散。
所以,一件事情真正做好,每天要固定好时间和事情,形成固定规律。当不需要提醒的时候,孩子们也能保持纪律时,才算是真正的常规落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