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

作者: 真没有冬天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12:18 被阅读0次

照  相

喜欢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自然得益于数码技术的普及。按下快门后,立即就能看见拍摄的效果。而以前,照相远没这么方便。

走进照相馆,是一件很慎重的事。

攀桂街上就有一家照相馆。

过年时,偶尔的,比如外公六十或七十大寿,家里有重要喜事,这时,我们可以走进无数次路过的神秘的照相馆。

摄影棚是个大房间,一面墙的背景是手工绘画——风景什么的,地上排着银面的伞——遮光或者补光用的。

过去的照相馆

最重要的是相机。那时相机是个体积庞大的设备,架在带滑轮的木架上,可自由移动,长长的镜头后盖着厚厚的平绒布。

在镜头前坐好后,照相师傅就前后左右的开始了安排。“左边一点,头再低点……”然后就是:“好好,就这样,别动。”紧接着,师傅钻进绒布里,嘁哩喀喳的换玻璃板。出来后,手里捏着个红色的皮球。再发一声喊:“好好,别动,再笑点。”恍惚中,师傅一句:“好了。”这才松了口气。

紧张?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接下来就是充满期待的等待,“我不会闭了眼吧。”“我好像没笑。”……一般是一个星期后,答案就会揭开,闭眼是从来不会有的,照相师傅经验还是非常老道。照出的相片都是黑白的,可以加印、放大。

现在人也可以感受下老照相馆的魅力

那时,照相是一项非常高科技的事。

照相馆的师傅俨然是小城的名人,不少人都以认识他为荣呢。

照相是这样奢侈的享受,保留下来的也不过只有很少的几张照片。

后来,小舅当兵了,在部队学会了照相技术。春节回来探亲时,小舅用他那台海鸥(或许是红梅牌的?)相机给一大家子拍照。

小舅自己动手搞了间暗访。我曾偷偷地溜进去过。灯泡裹了红布,桌子上放着泡着相片的几个大碗(后来我知道那是显影、定影用的),拉了根绳子,夹着水淋淋的相片……

经典的海鸥双镜头相机

尤其让我钦佩的是心灵手巧的小舅可以手工着色,让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的。人的脸颊、嘴唇都是红朴朴的……这样的手工制作,绝对秒杀单调的黑白照。

后来,有了傻瓜相机,就是那种可以安装36张一卷的彩色胶卷,相机也变得很小巧,胶卷照完了,可以送到店里冲洗。我也是从傻瓜相机才知道原来傻瓜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再后来,单反、智能手机……技术的进步让照相变得非常容易。

红梅相机

我还是忘不了曾经的照相馆,曾经那样神秘的充满期待的照相馆。(胡晓斌)

相关文章

  • 照相记忆♥照相回忆

    从事全脑行业很久,撒贝宁的照相记忆法的确很令人羡慕。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真正能做到像照相机一样,“咔嚓”一下...

  • 照相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都是自媒体,随手就可以拍照、摄像。 有时,你知道;有时,你并不知情。一不留神,就会在圈里看...

  • 照相

  • 照相

    我们那里说相亲叫相媒,说定亲叫照相。见过了一两面,各家的大人也三番五回地打听了男方女方的家,知道没有病灾,也没有怪...

  • 照相

    照相 真得很像 因为一模一样 照相 也可以不像 因为相机也会说谎 照相 记录表面模样 却照不到心中所想 人,和相机...

  • 照相

    照相 一次与年轻人外出游玩,进行拍照,年轻人对自己的照片很是不满,但很会说话,我不上相。不言而喻,言外之意就是本人...

  • 照相

    那时尚在少年 看不懂彩色照片 对着你的画,模糊而又亲切 我也想照一个,那样的相片 英姿翩翩 可是入画的,却是一个 ...

  • 照相

    因为加入一个平台,需要照工作照。问了老师说先不用照,我也就不着急了。后来老师又说最好就照一个。好吧!看了朋友同事的...

  • 照相

    说起照相,都不陌生,只需手机,随手可照。今天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前几天照了一次,今天看到了电子版,当然不是用手机。...

  • 照相

    今天早上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卡米拉照相,妹妹四周岁生日,我们每个人穿了三套衣服,妈妈说我们照的都很好,照完相我们就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照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hg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