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中庸》第20章(一)

作者: c8fd2c476ea9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09:36 被阅读5次

(一)

哀公问政。

①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②“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③“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释意:

①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鲁哀公问政事。

方策:方方的竹片上刻写着历史。

孔子说:“文王、武王的这个政治,明白的写在历史书上。政治、法度再怎么好,也要有适合的人去施行,他们(文王、武王)在时,则政治、法度就好,国家昌盛。他们亡故之后,则政治、法度就废驰了,国家也一点点衰败了。”

②“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人道”,是与“天道”相对应的哲学观念,指人的天性。

此处指人君应遵循的道理。

“敏政”,就是对政治的反映应当迅速,敏锐。

“地道”,也与“天道”相对应,指土地利用的原则。

“敏树”,就是对适时栽培树木,种植百谷的反映应当迅速,敏锐。

“蒲卢”,是一种水边生长迅速的植物,孔子以此比喻“敏政”的道理。

“为政在人”的“人”字,在这里指贤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君的原则就是要及时修明政治,就如同利用土地之道要及时从事种植一样。良好的施政就像种植蒲苇一样,容易滋长而见效。所以,为政之道在于得到贤臣,选取人才,在于修养自身,修养自身在于遵循道德,遵循道德要以仁为本。

很显然,这是一种圣君贤相的为政思想,是儒家的基本政治观点,强调为政者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建构理想政治和社会的基础。这一政治观点,也就是儒家“内圣而外王”的思想模式。

既然“修道以仁”,那么,什么是“仁”呢?

孔子在下文中做出了经典式的表述: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亲亲”,就是要亲爱自己及亲人。前一个“亲”字为动词,指亲爱;后一个“亲”字是名词,指亲人。

“亲亲之杀”的“杀”字,是“到此为止”的意思,“亲亲之杀”就是指爱自己及亲人也要适度,也要有限度,过分了就变成溺爱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仁,是做人的法则,以亲爱自己及亲人为最重要;义,是合宜的行为,做事做到恰到好处,以尊重贤人为最重要。亲爱亲族要有限度,尊重贤人也要有一个范围,礼仪制度就是这样产生的。

③“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这句话是说:在下面的老百姓们,有意见有痛苦,不能传达到上面,领导人不知道,皇帝不知道,老百姓们的痛苦和意见,就不能得到治疗和解决。

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所以,君子修养文化道德,要从自己本身做起;

想要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就是从你的亲人朋友做起,看你能否与他们和平相处;

想要事亲,不可以不了解人性,人与人之间怎么做人;

想要知道人性,不可以不知道天理,就是要懂哲学,要懂形而上道。

这是本章的第一段,由哀公问政而言及为政之道,由为政而言及修身,由修身而言及知人、知天。以下各段所有的阐发,都是据此而推导出来的。

相关文章

  • 晨读《中庸》第20章(一)

    (一) 哀公问政。 ①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②“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 晨读《中庸》第26章(一)

    ①故至诚无息。②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③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

  • 晨读《中庸》一

    何为“中庸”? 不偏叫做中,“不易之谓庸”不能变动的叫做庸。天下没有一个“中",中是做假定用的,是相对两边而言的。...

  • 晨读《中庸》第18章

    【子曰,①“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②“武王缵zhan3太王、王季、文王之绪...

  • 晨读《中庸》第19章

    【①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②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

  • 晨读《中庸》第15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 晨读《中庸》第16章

    【①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②“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 晨读《中庸》第17章

    【子曰,①“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xiang3)之,子孙保之。”②“故大德,必得...

  • 晨读《中庸》第27章

    ①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②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 晨读《中庸》第21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释译: “诚”: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了,专一专精达到了极点,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中庸》第20章(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uj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