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2学习即创造

02学习即创造

作者: 半尚重楼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00:50 被阅读0次

(100日阅读习惯之44/100)

01开启发散模式的秘钥

一定是要做点别的事情。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有很多方法,但是最根本的是做一些看似没用的事情,比如散个步、打个盹、健健身,或者去做点别的可以占用大脑的事情,听听音乐也可以,关键的关键是去做别的事情,知道你的大脑意识自然地忘掉了之前的问题。

创造力专家曾提到三种方法提高创造力:睡觉、洗澡、坐公交。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索解决方案。即便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案,也会有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待你之前思考的问题。

爱迪生有很多思考都是在“似睡非睡”的状态里进行的。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当你放松什么都不想,大脑就会进入一种自然的默认状态,那就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但是,不能仅指望发散就可以解决问题,要让大脑捕捉问题,就得借助于专注模式调动全部注意力。对于特定思考类型的问题,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总量是有限的,当储备的能量亮红灯时,可以跳到其他类型的的活动休息一下。

02专注型活动和发散型活动

专注模式下知识在大脑中扎了根,发散模式才能开花结果。

专注型活动:电子游戏、上网、和朋友聊天、主动帮别人处理任务、阅读休闲读物、给朋友发信息、看电影或戏剧,看电视节目。

发散型活动:健身、参加运动、慢跑、散步、游泳、跳舞开车兜风、绘画涂鸦、洗澡、听音乐、演奏歌曲、冥想或祷告、睡觉(召唤发散模式的终极法宝)。

03走出思维定式的困局

接受大脑的第一个想法,会有碍于我们另觅佳径,思维和注意力全被困在当下而无法跳出。这时候,眨眨眼很重要,眨眼是一项打破僵局,帮你跳出来重新评估现状的行为。或者闭眼,也可以在一瞬间放松紧绷的神经,提供片刻休息,并让我们的意识和想法刷新页面。

要想掌握一个新的概念,至少要有一个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这样当注意力重新转回到问题时,才可以将发散模式传达的想法和模型整合起来。想要学的好,必须学会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并且在两个专注模式之间空出时间来,让神经模型得以巩固,将新观点整合到已知的信息上。

还有,可以采取倾听他人的意见,为你提供不一样的视角,或者类比距离来解释概念,有的时候作为旁观者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04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工作记忆非常有限,只能容纳四个组块。

长期记忆:类似仓库,东西一旦存进去了,就一致待在那里。当大脑把一个信息条目存入长期记忆时,最好是常去看看,以保证日后调用方便。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但最重要的手段是间隔重复,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05实用方法

运用你的思维后台:解决棘手问题时,先尽力做上几分钟,一旦做不下去了,就转去做别的任务。发散模式会在后台处理之前的任务,等你再次思考时,取得的进展会让你目瞪口呆。

睡眠建议:睡眠状态下的部分清理工作就是清除琐碎的记忆,并增强重要的部分。睡觉前回顾需要掌握的知识难点,一遍一遍加深这些神经模型。充足的睡眠可以提升解决难题、理解知识的能力。

另外,有午睡习惯的话,21分钟的小睡足够了,小睡时间长会让人头昏脑涨,这点时间足够让人精神焕发。

相关文章

  • 02学习即创造

    (100日阅读习惯之44/100) 01开启发散模式的秘钥 一定是要做点别的事情。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有很多方法...

  • 学习即创造

    读书时间:4月19日页数:第三章 学习即创造 来自托马斯·爱迪生不粘锅的启示 整个第三章我并没有发现关于不粘锅的相...

  • 读《学习之道》— 学习即创造

    (1)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之间的切换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的...

  • 学习之道(2)学习即创造

  • 学习

    学习即理解,学习即创造,学习即运用,学习即兴趣。 现代的学习越来越成为混合学习,课堂、网络、书本、同龄人之间的互助...

  • 《学习之道》三学习即创造

    1、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2、创造就是对自己能力的驾驭和拓展 3、工作记忆就是对...

  • 《学习之道》学习笔记二:学习即创造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转换 霍华德·格鲁伯的3B法则: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

  • 067 学习之道 第三章 学习即创造02

    借用一句书里的话,作为开头。 “创造力是数量上的竞争。最能显示我们一生中创意作品量的,就是我们的作品数量。” 创作...

  • 写作即创造

    写作即创造。就像练习冲浪:不求结果,享受过程。 有时插缝学习比刻意学习更有效率。 能说出来才算是真学会。 知识的价...

  • 创造即破坏

    没有内容唉 公式没意思,找出公式很有意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2学习即创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fo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