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是生命的药》是美国作家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的第六本,他阐释了这个时代人们离真诚越来越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假装一切正常。那些看起来非常有礼貌的人,可能并不出于真心,反而是有一定功利目的,可能恰恰是想从你身上捞到某种好处。说假话的人越来越多,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虚伪开始主宰人的心灵。虚伪往往并不是赤裸裸的,总会穿上“礼仪”的外衣,表面客客气气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表层关系中的不真诚固然会给人造成负面打击,但不至于毁灭,最致命的打击通常发生在这类时刻,当你以真心对待他人时,却遭受了欺骗;当你付出真情时,却被愚弄。
想起前两天闺蜜说的话,她说她非常同情我真诚以待的几位同事,她们一辈子生命中估计没有几个人会像我一样对他们真诚以待,她们真是太可怜了,竟然无法享受这么真诚的友情,还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对待这么真诚对待她们的人。我想也许是她们的世界中这种东西太稀缺了,以致于他们遇到了这么珍贵的东西也不敢相信自己身边竟然还存在这样珍贵的东西,自己还能遇到这样稀有的感情。他们对虚伪可能更加熟悉,所以才会觉得真诚太不可靠。有什么好怨恨的呢,这种生命只会让人觉得惋惜,人生中那么多美好的东西竟然无法去享受,只是在浅层次的虚假的关系中活着,而不敢去面对自己真实的一面。
一个人最高尚的品德应该是真诚,而最令人不齿的毛病是说谎。谎言会导致以下的派生物——装腔作势、虚伪和夸夸其谈。如果所有人都能嘴对着良心说话,我们就能消除隔阂,肝胆相照。
诗人鲁米说伤口是光进入你内心的地方。承受痛苦是人生中的必修课之一,心灵在承受痛苦的过程中逐渐趋于完整。要想恢复完整,我们首先要感觉到疼痛,发现疾病所在,才能积极采取治疗。逃避痛苦则会让痛苦更加深重。我们感到痛苦很可能正触及了事情的真相。作为个体,我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生活在各种与他人互动的关系中。保持真诚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勇敢地去面对真相,经历痛苦,承担责任,而不是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用虚假的东西加以掩盖。真诚必然会带来诚实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也是有回报的,那就是能让我们的心智得到成熟,内心越发坚韧。我们每一次痛苦,都是对自我的一次界定和认知。自我界定和认知是我们在于外界、与他人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我们所期望的样子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大,冲突就越大,痛苦也就越强烈,但经历了这些痛苦后,我们就能逐步确定哪些属于自我,哪些属于非我,没有足够的痛苦,生命便会如同一团浆糊,我们也就无法确定自己的边界和存在。痛苦是一种撕裂,将我们与幻想撕裂,与他人撕裂,最后剩下一个真实的存在。带着这个真实的存在我们可以脚踏实地去体验生命的波澜壮阔。让生命超越的方法不是逃避死亡,逃避痛苦,而是勇敢地承受痛苦,大踏步拓展自己的意识,当意识不断成长和进步后,我们就能看清这个世界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当我们心理能量与日俱增时,就再也不会产生妄念和幻想,不会对人生的痛苦耿耿于怀。意识始终与痛苦相伴,他们无法分割,痛苦促使意识生长,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接纳痛苦,就能向前拓展自己的意识。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条英雄之路。另一方面,意识的弱化能减轻精神上的痛苦。这种意识的弱化导致很多人无法跟随生命的足迹,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直面生活中的痛苦,并在痛苦中成长,才能最终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伴随着意识的成长,心灵的经历日渐丰富。我们或许会倍感岁月的残酷,或许会更加发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或许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处境,并懂得自己的悲伤和压力,但是意识的成长,最终都会指向一个目标——穿越心理沙漠,看见真实的自己,成为想要成为并且能够成为的人。
以上大部分来自于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