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看日系美男时,被林佳树所吸引了,哥特式华丽的造型,蓬松长卷,艳丽的妆容,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特别是他的低头羞涩一笑,让人不由感叹绝色啊。用B站弹幕的话来说就是色艺双绝。他和宝井秀人被称为平分了腐女圈的江山。于是我想深入了解他们,就去看了这个纪录片,然后知道了这个乐团坎坷的一生,里面的3位成员,yoshiki、toshi和hide都有着戏剧般的命运,了解他们故事的人无不为他们感到悲痛和惋惜。
X-Japan,是第一个视觉系摇滚乐团,奇异的造型让他们在出道之初就脱颖而出,而他们的音乐,给无数人带来了力量。这个乐团的出现在日本甚至亚洲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给当时的摇滚圈带来巨大的影响,他们也是后来的摇滚人的启蒙导师和学习榜样。
林佳树是 X 的队长兼鼓手,他给人的感觉就是《霸王别姬》里面的程蝶衣一样,不疯魔不成活。他在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自杀了,这件事改变了他的性格,成为了他一生的痛。他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死,是因为他做得还不够好吗?在父亲死后,他母亲送了他一套架子鼓,他开始用鼓点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他演唱会上的鼓声给人一种疯狂、竭尽全力、歇斯底里般的感觉。他从小就体弱,有哮喘,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医院输液,他的母亲认为他是活不长的。林佳树在每次演唱会上的表演可以说是真的用命来演奏。他会疯狂打鼓到无法呼吸,在一曲结束后倒在鼓上甚至是地上,被工作人员抬下去吸氧。他总是把今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演奏,拼尽权力。林佳树是这个乐队的核心人物,也是灵魂。他是希望带领这个乐队走出日本,走向全世界的,只是为了这个目标,他付出了很多代价。
玉米,也就是toshi,是X的主唱。他和林佳树是从小就在一起的伙伴,可以说是应该最懂林佳树的人,却没想到他居然是最先离开X 的人。在林佳树想要带领X进军美国时,这个乐队的压力不断增加。无论是审美还是发音,都要接受来自文化隔阂的挑战。林佳树压力很大,他需要不断创作新的、更好的英文歌曲,才能在摇滚流行中心的美国有一席之地。他对歌曲的高要求,让玉米的压力倍增。玉米来到美国后,了解到美国摇滚圈的实力,对自己的主唱能力感到自卑,他不仅面对来自英文发音的挑战,还要面对演唱实力的问题。林佳树对他的高要求,逼迫着他,他感觉去录音室都是痛苦无比的。而后他遇到了一个女人,一个邪教徒的信仰者。这个女人把他带去了深渊,让他觉得他在X所做的一切都是违背了真理,他要退出X。他被劝说参加了X 的最后一场演唱会,在这场演唱会上,他觉得自己是来受骂的,他一边被粉丝责骂,一边被邪教的残忍刑罚恐吓着,非常痛苦。这种痛苦延续了十二年,最后他回到了X,只是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
hide,是贝斯手,被乐队里的人亲切地认作妈妈,因为他总是照顾好每一个人,粉丝也如此。hide是乐队里最懂林佳树的成员,却也是和他理念相背的人。他们的理念似乎在林佳树要带领乐队走向世界时就出现了分歧。在玉米出走乐队后几个月,他在家中死亡了,疑似自杀。他经常被人说在醉酒后有自残的行为,他的真实死因我们大概无法得知了。如果说玉米的出走让林佳树受到巨大打击的话,那么hide的死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悲痛,他觉得这是他的命运,父亲如此,hide也是这样。自此之后,X许久未合体。
林佳树继续向世界进发,可那个会放肆打鼓,在会场疯狂奔跑,用力把玫瑰甩给粉丝,害羞时低头笑、尽兴时跳到乐队成员身上紧紧抱住的林佳树消失了。他的疯狂被隐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优雅成熟,还有不经意间露出的忧郁。他原想不当音乐人,可是他却被受邀为天皇在位十周年创作曲目,他必须打起精神来好好对待这件事。随后他渐渐在世界舞台上发光,认识了更多的名人朋友,收获了众多荣誉。只是这些荣誉似乎都和他最初的梦想不一样,他应该和他的乐队成员一起接受这些荣誉的啊。
玉米的回归,或许让他内心好受了一些,昔日好友重新回到他身边,他就好好地原谅他了。只是hide不会再回来了,而原来的吉他手taiji也在X分体的这些年中自杀了。最初的X已经不存在了。
时隔多年,林佳树再次组建了X,在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开了属于X的演唱会,而这时的他,已经是近半百的人了,在这场演唱会上,那个竭尽全力疯狂打鼓,时刻准备着为X赴死的林佳树终于回来了。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觉得X带来的快乐与伤痛都永远地刻在了林佳树身上,他无法释怀过去的一切,却也只能接受它们。我记住了他年轻时羞涩一笑的惊艳,也记住了近半百的他在回忆这些事情时的无言和泪水。
推荐歌曲——《endless rain》《forever lov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