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同学,很小就有非常棒的音乐才华,但是毕业于淡江音乐中专钢琴系的他,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去酒吧卖唱,而是在餐馆做了一个端盘子的打工员。
李开复老师,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系,他博士毕业以后也并没有直接去创业,而是先在大学里干了两年的助理教授,让自己的家庭稳定下来,才接受的苹果的邀请,加入了多媒体部。
很多同样牛逼的人都有这样一段经历,最开始进入职场的时候不是为梦想工作,纯粹为生存工作的经历。

我们在书上看到过太多牛人们的故事,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坚持到头破血流的,最终获得了成功。但为什么现实中我们看的牛人,却很多先是找了一份工作,让自己生存下来,然后才是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呢?
生存还是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一、需求和追求
在进入职场的前三年,你想要的是什么?经过一个权威机构的调研,收集到了这些答案。
1.吃饱饭 2.欣赏美 3.请被人吃饭吃好点别丢面子 4.不断创造
5.买个房子在市中心租房不用挤车 6.30岁前结婚 7.生个娃
8.比同事杰出 9.让父母满意 10.应用自己的天赋 11.工作能帮助人
12.吃香喝辣玩爽 13.对社会有价值 14.高薪才牛逼 15.血拼够钱
那么在这些答案里面,哪些是需求,哪些是追求呢?标注为红色的为追求,其他的是需求。
任何一个人进入职场都是既有需求又有追求的,但人的精力和资源都有限的,我们应该先满足哪个,再满足哪个呢?
在心理学上,需求是内在系统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任何的需求都是来自于一种不平衡。比如跑步久了,你想要喝水,这就是体内的水和电解质的关系发生了不平衡,需要通过补充水分来平衡。
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重新达到平衡了,你就不会持续有这个需求了。只要需求平衡了,你就会有一些更高的追求,但如果这个平衡一直没找到,你就会满脑子都是这个想法。

人不仅有生理方面的需求,还有心理方面的需求,被爱、被认同、被接纳等。
追求是人的持续自我成长的动力,是人自我实现的方向。需求是匮乏性的需求,追求是追寻性的需求。前者是缺什么,补平衡就行了,而后者是在平衡的状态下面自发产生的一些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人的需求是很类似的,但人的追求确实各有不同。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情况是很类似的,但人站稳了以后该往哪里走,却是每个人都不同的,多元化的。
需求是导致大部分行为的动机,在满足以后就停止推动。追求不会因为满足而消失,对美的追求、爱的追求、自由的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
需求满足的边际效应递减。要满足一个简单的需求很容易,但是稍微要提高一点点的话,成本就要提高很多倍。比如,你要吃饱,可能10块钱就能满足,但是你要吃好,可能100、1000、1万元都无法满足。
追求的边际效应不明显。比如你画的第一幅画和第二幅画,你对美的欣赏的提升,并不是因此而减少,欣喜的心情是一样的。你帮助第一个人,和你帮助第10个人的时候,享受的快乐是一样的。
需求比追求的驱动力更强。恰当满足需求,才能安稳追寻追求,需求不稳,梦想难求,先快速的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去追寻自己的追求是一个最高性价比的人生自我实现方式。
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时意气风发,想要追求一些梦想,对人们想要满足一些基本需求的部分不屑一顾,但当他真正进入社会后却不得不发现,他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不得不遵循人的一些规则,先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为很多的大学生基本生存需求是被父母养着,只要一门心思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行了。就像是一个比喻:坐着轿子游香山的人,许下来登珠峰的夙愿,却发现自己跌倒到公交站,爬不起来。所以说我们在有轿子做的时候,就要记得没事自己下地跑两圈,不要去鄙视那些摔倒在地上的人,可能当你真正自己下来走的时候,还不如他呢。
二、需求不稳,梦想难求
到底该如何面对和满足自己的需求呢?一般有两种错误的认识:理想主义和享乐主义。
理想主义者们应该正面自己的需求,有人有被爱的需求,有人有安全的需求,有人有生存的需求。不要去躲开和压抑你的需求,如果你不满足它,它就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

享乐主义者,别让需求变成欲望。需求是让人回到平衡的状态,而欲望是失衡的,欲望则是一个无底洞。
比如买个房子是一个介于需求与欲望之间的。因为刚毕业就买房子,这是绝大可能是用了父母的钱。而如果这笔钱的代价是父母养老的钱,身体健康的钱,这会让我们心理宁静吗?或者代价是让我们听话,丧失经济独立权,这会让我们心理宁静吗?
三、正确面对需求,智慧满足需求
正确的面对自己的需求,但小心别让需求变成欲望,高性价比的满足需求是智慧。

幸福的定义是有意义的快乐!需求只会让我们获得宁静,我们应该快步的、智慧的、最小代价的走过需求层面,让自己尽快的走入追求层面,这才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
你需要盘点一下自己的需求,一些天生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把自己的需求想象的过大,盘点一下以后可能会如释重负。有的理想主义者,可能会对自己的需求盘点过低,经过盘点,你就能发现,自己对生活估计的太低了。
好好的想一下,现阶段,你对于下面这些领域的基本需求是:
生存成本:温饱和得体的情况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健康条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话,你需要如何的健康状态?
工作安全:你需要的职业有多安全稳定?
归属感:你需要团队和你的亲密度?
被尊重程度:你需要怎样,被谁认可?
有人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既不要过于现实主义,也不要高高在上理想化,需求不稳定,梦想难求,正确面对自己的需求,知道如何区别需求和欲望,知道如何高性价比的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一个人需要一辈子都好好琢磨的事情。
本文作者:浴火的凤凰姐,职业规划师,智联招聘签约导师,外企资深职场人士。个人公众号:浴火的凤凰姐,个人微信:fenghuangjie2018。关注公众号,海量资源免费送(500套PPT模板+150本职场学习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