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李元兴,在学校旁边宾馆自杀身亡。
事后,父母跟女友怀疑自杀与“校园贷”有关。据其父亲称,最初借了五六千,还不起,后来越借越多,各种债务利滚利成了五万多。
李元兴在1月30日凌晨3点多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说:“活着真的很累,就让我这么安安静静地死了吧,对不起我的家人,我撑不下去了,累了。”并配了张碳在燃烧的图。
在这则新闻的留言区,我同样看到了一条令人恐惧的留言,一位不知名的读者留言说:自己也跟李元兴一样,从欠款一两千,到如今的十几万,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每天被催着还款,连死的心都有了。

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种网贷平台层出不穷,而这些平台最主要的群体,也瞄准了没有经济能力,却又有着无限欲望的大学生。
在加上“提前消费主义”大行其道,越来越多人奉行的消费理念就是,借钱享受明天的生活,各种信用卡透支,花呗白条卯足劲借。
然而,借钱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是否还得起,只想着能买到心仪的苹果手机,用了再说。
大不了拆东墙补西墙,这个平台借来,再来还上一个平台欠下的债。
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心理,大学生才会在网贷之路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只能选择以死亡来逃避一切
03
其实,绝大部分大学生,最初接触网贷的时候,都是受到了虚荣心的影响。
看到身边某位室友,买了最新的苹果手机,用起来贼流畅,从来不卡顿;再瞧一瞧自己的手机,打开个微信都半天没反应,还时不时死掉黑屏。
想向家里人开口要钱买手机,又觉得太贵了,那可是好几个月的生活费呀。
于是乎,决定自己出门做兼职攒钱,可是望着那一个月一千多的兼职费,想想得攒一个学期才能买到新手机,这日子怎么过呀。
你告诉自己,一刻也容忍不了旧手机了。大家都拿iphone,我没有,真的太没面子了。
于是,你在应用商城下载了几个网贷APP,申请注册,填写个人信息,绑定银行卡,再拿着自己的身份证贴在胸前自拍一张,上传,一切步骤半小时之内全部搞定。
你心里有点忐忑,怕自己还不起,但最终还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告诉自己:没事的,一个月一个月还,就那么一点利息费,不怕。
几天后,你拿着心仪的iphone,也终于有了跟别人一样的自豪感。你很享受这种提前消费给你带来的快感,能够想要什么,就随时随地拥有什么。
04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你兢兢业业还着贷款,每个月的兼职费如数交给了贷款平台。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你变得越来越懒,甚至连兼职都不想干了,于是便从生活费里扣钱出来还贷款。
从此,你看到别人有什么奢侈的东西,自己也想要,第一反应不再是告诉自己“等以后工作有钱了咱们再买”,而是“先上某宝看看多少钱,不行就先借点买一个。”
最终,你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借的钱也愈来愈多,犹如一个无底洞一般,直到最终自己都记不清手机里那些借款APP的名字,更别提在每个平台上借了多少钱,以及各平台利息是多少。
在你的印象中只有一句话:利息都是比较低的,没事。
然而,现实却给了你重重一击,最终你在连自己都没意识的情况下,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巨额贷款。
很多东西千万别碰,一碰就可能毁终身。
赌博是,网贷更是。
05
对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网贷平台,很多人纷纷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与取缔。
然而,仅仅靠有关部门的努力,如此现象依然不能彻底根治。
归根结底,还是作为借款方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自制力。
先管好自己的钱包,再谈人生理想。连钱包都管不好的人,还能干嘛呢?
首先,网贷的发生,绝大部分是攀比心态引起的,所以切勿盲目攀比,放平心态。
大学的你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家庭条件都不一样,有人家庭富裕,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然而我想,绝大部分人的家庭都是普通的,生活费也只够日常花销。
所以,不必为了自己买不起什么东西而自卑,如今他们买得起,用的也是父母的钱,而非自己的本事。
工作了之后,有了工资,想买什么都随你。
其次,别以为自己就贷款一次没事,切勿留存侥幸心理。
很多时候,灾难往往就是在无形中发生的,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到来,会显得更加轻而易举。
最后,想给所有人一个忠告,做很多事的时候,先想想可能发生的后果,以后果为导向,去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而不能总是被诱惑牵着鼻子走。
远离校园贷,提升自制力,理性消费,用功读书。
网友评论
哎,一条命才直五六万?
对得起谁?
对得起学费吗?
对得起父母在身上的花销吗?
对得起父母的关怀有加吗?
对的你女朋友吗?
我怀疑你爱他们吗?
你爱自己吗?
在难受的时候比别人要难受多了,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有反对的声音。如果现在问我后不后悔以前的事情,届时我一定会说,非常后悔,如果能够重来的话,我一定选择和现在不一样的路。
这句话,有道理
不匹配怎么办?
要么提高能力
要么收住欲望
从来没敢用过蚂蚁花呗的我,对网贷唯恐避之不及
(借钱享受明天的生活)也算目光短浅吧,无法远离诱惑其实也比较危险。
想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的鱼儿想去吃鱼食,觉得那是美味好吃,但有一个年龄大的鱼劝到:那个鱼食其实是鱼饵,如果你去吃,会被钓鱼的人给钓走,到时候你就完了。
但这个年轻的鱼,说到:我知道那是鱼饵,我就稍微咬一小口,应该没问题,鱼钩在鱼饵的最中间部分,我吃旁边的边角料,啥事没有。而年长的鱼,无奈的摇摇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年轻的鱼凭借侥幸心里,第一回吃鱼饵的边角料,吃完后,还嘀咕着,这不啥事都没有吗?但因为太贪图美味,又咬了一口,吃完之后,觉得没事还想吃;只有心想:之前那几回都没事,这回也指定没事,更何况吃再吃完这口,我就不吃了。但结果没有最后了,鱼儿一口咬住,但它的嘴被鱼钩钩住,最后被人钓到岸上。而年长的老鱼,也看到了这一幕,也只能摇头叹气。
故事中的年轻的鱼,他也知道鱼饵很危险,但他想凭借侥幸心里,明知道危险,还往前凑,那好吃的鱼饵,其实和火坑没什么区别。而年长的鱼,则知道面对诱惑,最后的方式就是远离诱惑。
但面对诱惑,远离诱惑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很难吧。可能一切都是命吧
一入网贷深似海,从此月光是路人!
连爱慕虚荣这关都过不了,以后得困难怎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