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论红楼梦》

《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论红楼梦》

作者: 向着快乐再出发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21:45 被阅读0次

      《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论红楼梦》是李劼从文化和审美的宏观视角着眼,对《红楼梦》展开的论述。

      全书共分《贵族精神和审美定位》《总体结构及其存在论意味》《贾宝玉的死亡准备》《林黛玉的爱情期待》等十五章。作者摆脱了传统的阅读方法,而从《红楼梦》所提供的真实图像和丰富的信息之中,解析出人类文化的历史命运。在王国维的悲剧说和胡适的考据说之后,标出了又一个新的学术观点,即从灵、梦、情的三维结构上探讨《红楼梦》的总体结构、叙述风格、人物造型、意象构建,及其之于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之于人类精神的反省意味。

      作者首先让我们了解到,这本书的写作意图,乃是一个灵魂的自叙,讲述自己由色入空的故事。然后作者再将画轴缓缓拉开,帮我们做了全景式的鸟瞰,我们明白了《红楼梦》乃是从“灵、梦、情”三个维度展开,相对应的场景则是“大荒山、太虚幻境、大观园”,而这个灵魂本身也以三种身份被读者所认识,那就是“顽石—贾宝玉—曹雪芹”。

      在对全书做了高屋建瓴的鸟瞰之后,我们逐渐移步换景,走入《红楼梦》的故事之中,如同刘姥姥进入大观园那样,看见书中美丽的细节。我们看到了小说中的诗词曲赋,如溪流,如湖水,映衬着层叠如远山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物、地名、回目的命名,都不是偶然为之,而是精心设计,背后有双关和无穷的隐喻。

      我们看到了,五个核心人物在书中的关键作用,看到了宝玉的死亡准备,黛玉的爱情期待,还有一群补天者的无力回天,看到大观园那个晶莹剔透的女儿世界中的四个群落,更看到了曹雪芹是如何通过对上古文化的皈依,而掀起一场现代的美学革命。

      《红楼梦》以回到神话的方式,清扫了被儒家和权术家所把持的奥吉斯特牛圈,《红楼梦》的清澈,使宋儒顿为泥土,使帝王术变得像房中术一样委琐。

        是人,而不是囚禁人的种种桎梏,在《红楼梦》中成为了文学的重心所在。这种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标举,使儒家伦理显得陈腐,使二十四史变得可疑。《红楼梦》之后,中国的历史有了全新的内容,不再是百分之百的功利和权谋,而是有了审美女神的介入和导引,《红楼梦》是对文化和历史的双重颠覆。

      喜欢李劼老师的这本书,读罢,能让我对《红楼梦》有了全新透彻的了解。之前的怀疑、之前的随波逐流、之前的种种……如今已经颠覆……

相关文章

  • 《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论红楼梦》

    《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论红楼梦》是李劼从文化和审美的宏观视角着眼,对《红楼梦》展开的论述。 全书共分...

  • 听书杂谈

    本周共“读”书目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说来惭愧,中国文艺复兴的地标式书籍《红楼梦》从小到大总...

  • 《红楼梦》直承《山海经》?

    读李劼《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红楼梦》,得到了一个非常新奇的观点,说《红楼梦》直接承接《山海经》女娲补天,开辟鸿蒙的...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读后感

    这是一本颠覆以往红学家《论红楼梦》的《论红楼梦》。作者思想独特,目光犀利,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

  • 全息影像

    全息影像。 又到了一年的开学季,有一个刚刚升高一的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总结起来有三个问题。 第一,刚刚开学不适应,可...

  • 全息论

    凡是特殊的都是一般的,局部存在的必然整体存在。一个整体的存在假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表现为一种形式,另一部分表现为另...

  • 臣服实验 |全息影像

    什么是真? 梦中梦。 当你从电影小说中回神,会明显有一种清醒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在水中憋气的人突然抬头,也像是一个人...

  • 科学家粉丝团(陪伴你的第132天)

    科学家粉丝团 (陪伴你的第132天) 1.5G全息影像通信成功演示 相关公司受关注 【全息虚拟显示技术有望成为未来...

  • 神奇的全息投影,你知道吗?

    全息投影技术可以产生神奇的空间立体成像效果,达到类似科幻电影中在空气中浮现出全息影像并操作的体验。采用透明成像的方...

  • 张颖清生物全息论感怀:

    张颖清生物全息论感怀: 情生万物,万物有情, 潮起潮落,岁月轮回, 情无不有,真情遍在, 全息宇宙,宇宙全息, 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论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vn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