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想法想法专题推荐
我们把座位让给了什么样的人

我们把座位让给了什么样的人

作者: 白日未了 | 来源:发表于2016-08-10 08:55 被阅读2074次
图片源于网络

天涯论坛这两天有一个帖子,讲述的是这样一件事情:

楼主自述道,自己出门办事坐地铁,当车上只剩下楼主旁边一个空位的时候,这时有一家三口上来,一个年约3岁的孩子和孩子妈妈恰好坐在楼主旁边的空位,孩子爸爸站着。

然后那个小孩突然拼命的一边打楼主一边喊,“不让你坐这,我要让我爸爸坐这!”

而那对夫妻则一言不发也没有要制止孩子的意思,楼主本不在意让座的事,但当时免不了觉得生气,便瞪了孩子妈妈一眼说,“管好你家孩子好吧!”

孩子妈妈无意道歉,只把孩子抱到另一边,任由孩子继续哭喊,“阿姨坏,不给我爸爸让座,我想让我爸爸挨着我坐!阿姨坏!”当时,孩子父母除了拿糖果哄孩子以外,未做任何教育。

20分钟后楼主下车,孩子爸爸坐在楼主的位置,又哄,“宝宝乖,爸爸跟你坐!”

然后孩子妈妈便说:“现在的小姑娘啊,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真冷漠,看着孩子哭!”

孩子爸爸应道,“没办法,现在人都这样,不懂尊老爱幼!”

天涯帖子里的事件,让我联想到身处一线城市的自己。

有时候在地铁里,我会忍不住去观察被让座者的表情,到底是心怀感谢还是自认为理所当然,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记得有一次,一位背着中型背包的老人进了不太拥挤的地铁,虽然当时地铁其他车厢还有几个空位,可最近的一位年轻人还是起身给他让了座。老人抱着背包坐下,不久后,左边邻座的一个人便到站出了去,于是老人便将背包放置在隔壁座位。后来地铁里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拥挤,但老人那个不大的背包却始终占着那个座位。

不久后,车厢里进了一个孕妇,孕妇站在老人的旁边,往他隔壁位置瞅了一眼,见老人迟迟没有想把背包拿开的意思,就一路站到下车。

说实话,这样的事儿并不少见,我们把座位让了出去,并不是为了得到谁的感激和赞许,但是有时候,却觉得特别不值得。尤其是在座位相邻的地铁里,有些孩子经常闹着要父母坐在自己旁边,甚至打骂旁边的大人,要他们给自己的父母让座,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妥协,或认为“小孩子难免不懂事”,或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面对孩子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却鲜少父母会制止,更别说给予正面教育。

看完上面一段故事,不如再看另一则真人真事。

有一次我妈坐火车出门,买的是站票,通常火车上有空座位的话,买站票的人可以先坐,等到这个座位的持票人上车之后,再把座位还给他。

那一次,我妈坐到某一个站,一位将近80岁的老人家就拿着坐票上车了,我妈赶紧起身把座位还给她,自己则站在一旁。不过很有趣的是,坐火车期间,老人家三不五时地就说坐累了,想起身走动走动,然后跟我妈说,“你去的地方比我远,站着太累,咱们就轮流坐。”,但我妈一路上还是选择站着,让老人家多坐。

从我妈口中听到这段事的时候,我顿时觉得心里一阵暖意。

其实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标尺除了拿来衡量让座者,也应该用以衡量被让座者,否则,这个标准就有失公允。

只是通常情况下,社会大众会习惯性地把焦点聚集在“尊老爱幼”这一观点上,反复讨论“该不该让座”的问题,却忘了“尊老爱幼”只是道德品质中被重点强调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全部的内容。事实上,除了老人与幼儿需要被尊重爱护之外,这世上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尊重,就像所有人都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道理一样。

如果社会默认任何一个老人、任何一对孩子的父母,都可以举着“尊老爱幼”的道德旗帜,四处批判、声讨他人,而完全不反省自己是否做到尊重他人,又是否值得被尊重,那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道德的曲解。

宣扬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和本质,绝不仅是“让一个座位”这么短浅,更是“延续让座精神”的长远影响,毕竟,道德教育的受众是全人类。

再看近几年因为让座引发的恶性事件里,遭到言语侮辱甚至暴力对待的,几乎都是女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难道只有女性?抑或只是蛮横无理、欺软怕硬?我想,其中缘由不需要再作说明,这绝对不是巧合。

我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他们在以老人的身份,以“尊老爱幼”的名义,理所当然地行使着他们认为道德赋予自己的权利,而这些权利竟然包括随意打骂不让座的女性乘客。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被让座者认为不让座的人活该遭罪,而自己再过分的行为也只是在替天行道。这何尝不是对道德观念的错误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在时事热闻里看到那些老人出言侮辱或者动手殴打乘客,谴责别人不让座、不道德的事件,除了要思考“该不该让座”这个问题以外,还应该更深入地想想,我们到底把座位让给了什么样的人,我们的行为到底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

当我们把座位让给了懂得尊重和感恩的人,就相当于将这份友善交到了对方手里,为的是延续这种思想。

只可惜,有时候我们偏偏把座位让给了自己都不懂得让座的人,也就是“伪道德者”。

如果说道德品质的传承是一场接力赛,那这根“善意”的接力棒就等于没有按轨道跑下去,几乎是半途而废了。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个故事一样,我们把座位让给了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孩子,也让给了不懂得制止孩子无理行为、不懂得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父母,那让座的意义,就已经失去了大半。换句话说,当成年人的世界都已经没有了对错,那请问,你拿什么去教育下一代?

当然,哪怕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值,有的人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就像人们虽然常说“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可始终不会一棒子打死一船人,因为大多数人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向自己交代而已。有时候,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总有人会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另一些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只是,如果这种社会现象持续增多,社会舆论持续发酵,那带来的结果只会是:让热心的人心寒,让善意不得传承。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相关文章

  • 我们把座位让给了什么样的人

    天涯论坛这两天有一个帖子,讲述的是这样一件事情: 楼主自述道,自己出门办事坐地铁,当车上只剩下楼主旁边一个空位的时...

  • 坐公共汽车

    早上,小丽坐公交车去上学。这时有一位老奶奶上车了,车上的人很多,老奶奶没有座位了,小丽把她的座位让给了老奶...

  • 姑娘把机会让给了更优秀的人

    去年8月在深圳跟着姐姐一起去开早会。对保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也从一个小姐姐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胆怯,拒绝机会...

  • 快乐

    孙女问爷爷:什么是快乐?爷爷慈爱的看着孙女稚嫩的小脸。柔声说:刚才我们在公交车上,一位叔叔把座位让给了我们,你羞涩...

  • 有一种爱,叫相濡以沫

    我坐在公交站台的座位上等公交 来了一对老人 我和旁边的年轻人很自然 把座位让给了老人 他们看起来年纪都不小了 一人...

  • 幸福也可以很简单

    幸福也可以很简单,在外婆家门前屋檐下,把座位让给长辈们吃饭,晚辈“自由”吃饭嗯。 独自坐在门前摩托的座位上。中午烈...

  • 大小城市的公共交通

    在大都市生活的时间比较长了,对于在公共交通上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了。 有一次在地铁上遇到一位母亲背着小...

  • 微光

    天还没亮, 你不情愿地起床。 厨房里有个人已经在忙碌。 在公交车上, 你把座位让给了小朋友。 小朋友小声地说:“谢...

  • 高龄老人“勿需让座”,引网友狂赞:让座是美德,但不是义务

    文 | 喵希心语 从小老师父母就教育我们,“让座”是一种传统美德,乘车出行要将座位主动让给身体欠佳,行动不便的人士...

  • 奶奶

    很空旷 我梦到了去世的奶奶说要吃雪糕 公交车上的婆婆很像奶奶,步履蹒跚,我把座位让给了她,她连连道谢 奶奶的坟头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把座位让给了什么样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rd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