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给人力量的文字《人生感悟ABC》
中医,武医——浅谈你所不了解的养生之道

中医,武医——浅谈你所不了解的养生之道

作者: 白先生的白娘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02:34 被阅读177次
阿布先生拍摄菊花

其实讲药食同源。现在人已经不懂得什么叫做药食同源了。

在现代人的认知里,药是治病的,病了才吃药。病了才养生。

而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在病理出现之前,就将其合理疏导,运用合理的膳食,合理的茶,来将身体里即将生成疾病的风邪,湿邪都逐一克化。

这是中医的魅力。

阿布先生拍摄苦菊

而古代但凡医者,多数都有习练功夫和太极的经历。

为什么呢?

和药食同源是一样的。

阿布先生拍摄菊花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节选《黄帝内经》】

这里讲上古之人,为什么可以健康长寿。生活劳作有张有弛,不过度疲劳,也不消怠懒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节选《黄帝内经》】

阴阳,什么是阴阳?男人和女人是阴阳。

而人的身体本身又兼具阴阳,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古人为了使身体内部阴阳的平衡达到最好的水准,从而发明了一系列的养生术——比如呼吸吐纳,比如——太极。

有些人不理解太极,招式缓慢,看似舞蹈。却很难理解其中对人体的好处和这样运动的用意。

习练太极,必须要带上的便是呼吸吐纳之术。这里的呼吸,不是指你吸气呼气的呼吸。而是需要通过习练,将身体能量提升,并将其运行到拳和掌,运行到身体的经脉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练太极不出汗。多数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而太极的力也是兼具阴阳。可快可慢,可柔可刚,可进又可退。

这不仅仅是能给身体带来好处的练习 。也是人们必须修行的一种智慧。

那为什么要练太极?

因为你跑步也好,肌肉训练也好。都大部分是外部的练习,而未能使你的脏腑也跟着运动。

太极拳的习练,加上吐纳的学习。是可以带动体内脏腑的气血运行,从而由内而外的将身体的毒素和病邪排出体外。

而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别的运动所不能达到的。

太极的习练,和药食同源是一样的道理。

太极练好了,可以不吃药。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理解。只是这个过程,身体虚弱的人感受会更强一些。

中医,不仅仅是扎针拔罐,也不仅仅是开单煲药。

药材要有君臣佐使的配伍。要能够调节和适应身体的阴阳转换。而同样的,太极是内里的调节原本失衡的阴阳。

中医是什么呢?

它不是文科,只有文理和方剂

它也不是理科,只有针灸和推拿

武医在当下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中医现在也文武分科了。

而在古代,多数大医,国医,都是文武兼备。

《黄帝内经》是本好书,堪称经典。

古人的智慧凝聚在这一部书中,言简意赅,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虚张的走势。平淡朴实。

著名书法家弘涛题字《崆峒》

  黄帝问道歧伯,而有《黄帝内经》

  黄帝问道广成子,而后数代此地衍生崆峒古太极八式。

  养生 怎么养?不仅仅是饮食和方剂。

  治病,也不仅仅是针灸和推拿。

  古人治病,什么时候用药呢?其后用药。用药是下策,所以说药石无医……

  那不用药,用什么?

太极,吐纳,饮食。

  常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同样体质的必然是运动的人身体好一些。

  一样的道理,经常习练太极的和不习练太极的同样体质的人。习练太极的人,气色红润,步履轻盈,身姿矫健。

  人只有在不生病的时候,才身姿矫健。

  这个世上,好东西不多。

  老祖宗留下的,又被保留的很好的。更不多 。

  所以怎么养生,不动不能养生,不动就消怠了。动,也要合理的阴阳具备的动。而太极,刚好具备这个特性。

相关文章

  • 中医,武医——浅谈你所不了解的养生之道

    其实讲药食同源。现在人已经不懂得什么叫做药食同源了。 在现代人的认知里,药是治病的,病了才吃药。病了才养生。 而黄...

  • 医武同源,站而论道

    医武同源,“站”而论道——范长伟、史本海老师对话录(一) 中国有句话叫做"医武不分家",其中意义深刻。中医要懂得武...

  • 浅谈男女中医养生之道

    在中医养生之道中,男人补肾,女人养肝是最基本的,因为男人肾不好会引发男科疾病,女人肝不好会引发妇科疾病,所以男肾女...

  • 活到天年

    活到天年这本书是由中医武国忠所撰写,书中内容讲的是养生之道,向世人介绍养生的益处及养生方法,告诫人们在生活...

  • 你说

    你说 中医文化博精深 医武结合才是道 你说 《黄帝内经》是真经 阴阳动变是平衡 你说 《周易》里面藏箴言 元亨利贞...

  • 中医揭秘疾病的根源

    若能细心读完这篇文章,你已成半个中医!你所有的病,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上工治未病”,中医的养生之道,...

  • 古代十大名医之祖-漫画肖像集锦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

  • 道医揭秘,疾病的根源!

    道医揭秘,疾病的根源!(深度好文) 2017-07-24 道医知识 导读 “上工治未病”,道医的养生之道,讲究道法...

  • 道医揭秘,疾病的根源!

    道医揭秘,疾病的根源!(深度好文) 2017-07-24 道医知识 导读 “上工治未病”,道医的养生之道,讲究道法...

  • 一部颂扬两代人献身抗痨事业的纪实文学《奇医神药》(连载八)

    武桂兰跟焦起周学医,不仅肯用功,而且善动脑,因此长进较快。武桂兰从未迈过医校的正式门槛,短缺的是中医基础知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武医——浅谈你所不了解的养生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tq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