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人间值得》是帮先生买书时偶然看到加购的,那一刻,关于作者中村恒子是怎样一个人,我并没有去深入了解,只是从这本书的封面知道她是位90岁仍未退休的心理医生,然后被封面上的两句话所吸引“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你只需要对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过怎样的人生。”
从这次疫情超长假期按下的暂停键,到现在的复工复产逐渐步入正轨,这段时间的经历实在是印象深刻。从发现问题,到努力解决问题,我花了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笑过,哭过,情绪失控过,也崩溃过,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得以完全释然。
在书的前言里,“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在人世间,我们各有各的烦恼。其中,既有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困扰,也有来自家庭的矛盾。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人人都有被烦恼困住的时候。”,这句话一下子让我产生了共鸣,我心想此刻的我不正是被烦恼困住了吗?
恒子奶奶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现实和自己的心情之间找到平衡点。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把人生过得值得,过得欢喜。”,“别人可能会给你各种各样的建议,其实到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归根结底,不过是要弄清楚自己想如何生活,想做什么。”
一、关于工作
恒子奶奶说,她的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奉献给了工作,但她并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份工作,她坦言在工作中她也没有大的目标要去实现。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想这或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目前的想法,包括我自己在内。
从毕业开始工作到现在,我就没喜欢过我的工作,但为了生存,不得不坚持着。我也挣扎过,想改行什么的,但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周围的人很容易让我们感到焦虑,比如班群里的牛人,公司的同事,以及身边的朋友等等。我看着牛人们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很厉害的事情,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得到领导的认可因而晋升,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各种小资的生活,我会不断怀疑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不能做到?
直到我看到书中的观点,“为了钱而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赚多少钱倒没那么重要,如果能够支撑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这就足够了。人生,就是这样活着而已”,“至于'人生价值'、'自我成长'之类,是要等自己立足安稳后,在闲暇之余慢慢思考的问题。人生很长,慢慢思考就好了。”
事实上,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有些人一开始就可以上天价幼儿园,接触父母给予的各种各样丰富的圈子,而有些人,根本没机会上幼儿园,浪着浪着就直接上了小学,有些人甚至还没有学上。如果以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势必会很残忍。起点高的人,或许很容易就能达到,而起点低的人,也许奋斗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达到。而且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别人取得的成就,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别人的成功我们无法复制,如果盲目以他人的成就为自己的目标,我们只会失去自我而压力山大。
金句分享:“在人生中,工作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期望过高或心思太重,就容易失望或焦虑”,“如果被权力、地位、名誉之类的东西紧紧束缚住,在工作中一味地在意别人的眼光,很快就会疲于应对。要是这般勉强度过几十年,迟早会被工作击垮”,“如果自己和家人健康、精力充沛,有几个知己可以交谈,还有什么其他奢望呢?”,“如果你拼命工作,身体状况因此变得糟糕,自己和家人关系疏远,即使你挣了很多钱,那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如果你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再好不过。但这种情况就像买彩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断工作着,或许哪一天就会遇到一份让你喜欢的工作……带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中莫名的压力和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我觉得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不一定都是功成名就才叫完美。认清自己,做好自己,知足常乐,也是一种好的生活态度,不是吗?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理所当然地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只是我们可以把脚步放慢一些,跟着自己的节奏去逐步积累。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