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回避来说,最重要的是隐藏,这个隐藏剧情,即使是身边的,亲近的,亲密的大多数人,都不能探知,不能理解,不能宽容的一面,回避的坑是在这里的。
反复听到人讲,似乎回避这个类型对于情绪和情感是比其他类型克制的,我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比较随和,老好人,懂得照顾他人情绪,善解人意的这一个群体中,部分可能就是回避呢,因为这些特质,确实在初期也会吸引一些焦虑型的人,因为他们通常羡慕回避最初表现出来的,学识渊博,理性克制,以及对生活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深刻。
但这部分克制的情绪,终究是要发散出来的,或者需要一个渠道发散出去,才能促成一个人心理或者人格上的成长,以及稳定,随后才是温暖他人,回应别人,但对回避来说,这部分对于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在某种隐形的,显性的,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因为不能承受其痛苦和压力,自身为了维护自己的情绪和感情的平衡,刻意的回避掉了。
这就是我前文所说的,隐藏掉了,这就像电视剧里那些叛逆的孩子性格一样,当主人公遭到亲人或者爱人的背叛时,常常用无情和绝情绝情来宣泄愤怒,你会发现这类角色在一段时间内,真的用心在恨这些人背叛的爱人,或者亲人,他们那时候说不爱了是真的,不想念是真的,因为在潜意识里,在他给自己传达的意识里,是不能爱,也不能想念的,如果这个时候,一旦意识到自己是渴求爱的,渴求被守护,被认可的,就必须在另一个维度承认自己被背叛,承认自己失败了,就等于承认自己无法被人喜爱,无法被人守护,以及也守护不住自己心中所爱所亲。
这种无力感,一旦排山倒海的来,回避的绝望就翻江倒海的可能连生存活下去的意志也没有,一下子从理性的一端到另一端,是从自己幻想的天堂跌进深谷的感受,那种挣扎在死亡一线间的念头,会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追随着回避,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一刻钟蹲厕所的时间,或者到了家里楼下在车里抽完手里的一根烟,再回到热闹场景的需求,对于回避来说,一旦玻璃心有意无意的被碰瓷了,他就需要一段空白的时间来去复原,沉淀,积蓄力量。
小时候,他没有把自己藏起来的权利,只能默默的忍受自己被忽视,被强势的父母控制,或者承担不该小孩子承担的事由,因为要仰仗父母鼻息,是没有逃避的权利的,他们在那个时候,会渴望有一种说走就走的自由,唯有这种任性,是在受到忽视或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情感时的一点光亮,也是对外部压力的报复,主动性的反应措施,这点光亮,长大以后,回避为自己争取了一段时间和时空,时间上可能回避无缘无故的失联,空间上,回避可能无缘无故的辞掉工作,或者整个人找不到也不足为奇的。
所以很多遇到回避的人常常和我讲,爱慕的回避失联,怎么不对感情做出努力的,难道不知道别人正爱着他么,焦虑由于得不到回避的反应回应则会陷入矛盾和反复核对自己的行为上,诚然,回避的逃离隔离自然是因为他人的行为或多或少的引起了回避的痛苦,而吓跑了他。
但却不是主因,他人顶多算是诱因,是导火索,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感情是一种道,每个人无可避免的是精神世界里的残疾,在少年时期,中年以及晚年时期,人类不可避免的要解决的是孤独,寂寞,以及爱他人,和被他人爱的需求,这种渴求是刻在骨子里的,那最好的感情,或者最应该被鼓励的感情,我认为是人们在感情里的相互拯救以及补全,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谁和谁是真正的门当户对的,想要求的平衡,那是神仙的要求,事实上,活在人间的人们,不可避免的被各种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空虚,抑或一地鸡毛的小事不断的击溃,不断的重新站起来,而好的感情,应该传承的精神应该是,相互忠诚与相互守望,当你哭泣时,有人说,没关系,我和你一起哭,或者他会讲,没关系,有我在呢。
当然,这些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也不是姓资的婚姻价值所提倡的,无可厚非么,资本讲的是共享,求和和扩张,所以婚姻强强联合,我们不去抨击人家,但大道至简,丑的,穷的,活在人间的万万众,生而该有的,生而应有的,该众生平等的,是表达爱和被人爱,这不应该分有钱还是没钱,穷还是富,就像人不应该分美丑胖瘦,年少俏,老来衰,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可赞扬,也没什么可唏嘘的,起码不评价人的外貌,是对自己对他人身生父母的必要敬畏,但资本来了,人被物化了,钱说了算,我们能奈何呢。
话说回来,逃遁以后的回避,面对他人表达出来的爱慕与喜欢,第一反应是拒绝的,甚而是愤怒的,他早已回避了多年,对自己真实的感情和情绪的需求是视而不见的,只有他在认定自己是个情场里的浪荡人,没有灵魂,不会爱人,他才是无敌的,自由的,全能的,在自己的幻想里,他理性,不带情绪,不批判,甚至不愤怒,不对任何事情生气,然而一介凡人跑到这种幻想面前说,瞧,我捧来了真心,你看看这真心你认识么。
好像禅宗吧,他不是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么,人生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后一个看山还是山,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会恍惑,看山不是山是常态,但只有回避是连自己都欺骗的高高手,只有回避掉,跨过去,不接这个茬儿,他才可以看似完好无损的活着的,那好,现在有个愣头青跑来回避跟前说,看,你全能,你装逼,但你没有真心,看不见,不认识这真心。
于是被打脸了,打脸之后,傲娇的回避,联想到了从前真心爱人或者想要表达负面情绪时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崩溃了,这一体两面就是回避的所隐藏的真相,你看起来最理性的那个人,对情绪掌控的很好的回避,实际上最不会处理情绪,你只是喜欢他看上去的平静,焦虑在等着回避回应,这时候回避有两种应对,要么直接干上去,稀里哗啦的把自己一体两面都倒腾出来,无一例外的,焦虑也跑了,再爱的山盟海誓的人都跑了,这是回避早已熟知的事情,因为当他第一次,第二次,无数次,尝试表达感情的时候,所导致的结果,大抵不是失去,就是被忽视,所以,回避没这么勇敢。
剩下的,就是自己消化,回避出门带上钢盔,带上壮胆的武器,被爱慕,被喜欢,但回到家里,真正连通内心的那道桥,早已炸塌了,回避脱掉防备,呆在家里,无论是疯癫,还是哭,还是怎样悲伤,他只相信,只有自己直到自己的真面目,也只有自己肯接受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爱之坦荡,爱之夺目,但没听说过,谁人爱谁身上的伤口以及疯狂,其实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过得,回避从大事到小事,鸡毛蒜皮,到任何一切,都是靠自己的,他不是不想依赖人,是不能放任自己依赖人,是不能安睡在他人身边,夜不能寐。
所以,当焦虑或者其他类型碰到回避时,就需要先回答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爱他表现出来的理性,还是能接受他的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负面,事实上,我们爱别人时,都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毕竟人的精神世界,是历经风雨才能搭建起来的,没有一蹴而就的,我们又不是佛陀,佛陀或者神魔,还都得历劫呢。
如果谁指望一个人身上或者心里没有重大的心里缺陷或者不完美的地方,要么在骗自己,要么在骗别人,众生皆苦,怎么就你那头甜呢。
那说回来,回避需要什么呢,讲出来都是个笑话,回避只是和所有人一样,要别人爱自己,要自己也爱别人。
但与旁人不同,回避最初,需要他人给予稳定的情境,也就是说,他很容易毛,你要假装镇定,装也要装的一致,他们敏感心思细腻,感情丰富的你无法想象,所以你有风吹草动,任何不实的地方,回避就pass掉了,所以别闹,大抵真心是有耐心的,只有捕猎才需要急切的知道什么时候猎物上钩。
他就像容易受惊的鸟,精神压力大的时候,回避还容易愤怒,愤怒一般都指向亲密的人,因为我们对身边的人期待比陌生人高,回避也不例外,你需要明确,一次次的告诉他,你爱他,就是爱,地动山摇也爱,是付出实际行动的爱。
回避会一次次否定的,他会不断的推远他人,但也会陷入矛盾中,一来,回避的自我欺骗和孤独,年长日久,会越发的知道真心可贵,会觉得辜负别人的真心是可耻的,是罪恶的,会陷入矛盾中,二来,他始终不会承认自己是值得爱的,因为此前没有,可能此后也不大会有,也就是说,没有可参考的标本,会使得他迷茫,不知所措,他人只需要在他还徘徊和互相拉扯的时候,或在旁边跟随,或耐心等候。
等他度过情绪的极度起伏不定的时期,他会冷静下来,会慢慢的靠近人的,等他回归理性的时候,才能用辩证的方式认识自己,如果你还在等待,他会把自己交给你,当然,作为回避,他在痛苦的深渊里挣扎过,他是知道了解人性的,如果,回避克服了自己的心魔,肯接受人的时候,请别半空再把他摔出去,不然下次他需要走出来的时间,可能十倍数十倍的努力都不止。
如果你的爱不是来伤人的,最好爱之前,慎重的问问自己,能爱到什么地步,能爱到什么份儿上,毕竟钱财乃身外事,没了可以挣来的,只分钱多钱少,合法不合法而已,但人的心碎了,是会死人的,你总不会希望,当你爱过一个人之后,你所走过的一片地方,是一片荒凉,虽然在这世界上,死地也不是没有,也不是少见,但是少一个伤心人,就尽量少一个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