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复盘,看到了第三章,复盘的性质。
其中有一段为分析事件的三个维度,信息层面,逻辑层面,假设层面。
信息层面是指事物最终结果表现的外在事实,逻辑层面则是一层层导致现实结果层层递推,假设层面则是层层递推的最终根源。
近期听逻辑思维,听到讲美国大型的连锁超市希尔斯的故事,这个老牌的超市,不缺乏创新,不缺乏聪明之人,也不缺乏资金,但是确实近几年破产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GDP的占有1%,这么庞大的公司,也走向了末路。追其根源,似乎是一点点被超越的,追逐的是金钱至上,追逐的是增长,而不是公司存在的意义。
如果拿公司的持续的增长率为信息层面,那么对应的一个个逻辑层面就是,公司要想办法获取利润,通过各种渠道,通过各种方式,通过各种见得见不得光的方式来做,合并对手,各种创新,各种降价,等等。最终假设层面就是,公司要为了赚钱,想办法从消费者手里获取钱。
根据罗胖的另外一个思路,假设层面我们改变,公司是一个社会里面的打工仔,公司要在社会中应聘,并且打工,如果打工不错,社会这个公司会给予加薪,如果个体能肩负更多的责任,让这个社会群体少一些麻烦,那么他会让公司个体升个职,管理更多的区域和业务,如果公司一直以服务整个社会的态度来打工的话,那么就不会被解雇,除非私下里偷偷摸摸,私下里伤害了社会群体的利益,整个社会会毫不留情的将你换掉;整个社会在发展,每一个打工的公司都在学习,都在前进,你被淘汰是因为你没有跟上社会的脚步。渐渐的理解了华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