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诸多场景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无处不在。
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分歧更是在所难免。
但请记住,一旦分歧出现,硬碰硬绝对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很多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认为只要和对方在某件事上意见相左,双方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对立面上。
于是,为了达成一致,他们往往会想尽办法,用更具说服力的理由和更加强硬的气势去压制对方。
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若是用在上司或客户身上,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局面变得更加糟糕。
其实,只要我们懂得转换话题,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就很有可能让僵持的局面迎来转机,甚至实现意想不到的突破。
老王是公司里的元老级人物,几十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家公司。
如今,岁月不饶人,老王到了该退休的年纪。
公司按照既定的规定,安排小李去劝说老王退休。当小李找到老王提及此事时,老王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
他满脸不悦地对着小李抱怨道:“小李啊,我知道自己年纪是大了些,可我这一身的经验,可不是那些年轻人能比的。
“而且我对工作的热情,也丝毫不比他们差。
“我辛辛苦苦在这儿干了大半辈子,现在突然让我退下去,我实在是想不通啊!”
小李微笑着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地接过话茬说道:“王哥,您说的这些我都特别理解。
“您在公司这几十年,那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决策,都倾注了您的心血。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绩,您绝对是功不可没。
“您为公司付出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可是到了一定的岁数退休,这其实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
“就像季节更替一样,春天过去夏天就会来临,这是不可逆转的。
“而且,您这几十年在公司,不仅自己工作能力出色,还培养出了好几个特别有能力的接班人。
“小张、小王,还有小刘,他们在您的悉心指导下,现在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您看,小张上个月负责的那个大项目,不仅提前完成,还为公司节省了不少成本;
“小王在团队管理方面也做得有声有色,带领的团队业绩一直名列前茅。
“这些可都是您的功劳啊!您就像伯乐一样,发现并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
“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实践机会了,您也可以放心地把接力棒交给他们。
“您为公司奋斗了这么多年,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生活了。您说是吧?”
听完小李的这番话,老王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老王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小李,你说得对。是我太固执了,总想着还能继续为公司出力,却忽略了年轻人的发展。
“既然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也该放手了。”
最终,老王欣然接受了退休的安排。
在这次劝说的过程中,小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巧妙地转移了焦点,转换了话题,从而成功地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在开始的时候,老王和小李在退休问题上的矛盾十分尖锐,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但小李并没有直接反驳老王,而是先顺着老王的话,充分肯定了他为公司做出的巨大贡献,让老王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认可。
然后,小李话锋一转,从人生规律以及培养接班人的角度出发,有理有据地劝说老王。
小李把老王和接班人之间看似对立的关系,巧妙地转化成了老王自身为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最终让老王心服口服。
试想一下,如果小李一开始就言辞激烈地说:“你这么多年都没培养出有能力的下属,还好意思说自己称职,赖在这个位置上不走?”
老王肯定会被气得火冒三丈,不仅不会接受退休的建议,还会对小李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使沟通陷入僵局。
由此可见,先迎合对方,能够有效地将对方的注意力从分歧点上引开,大大提高双方达成共识的可能性。
而且,迎合对方的气场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能够让对方畅所欲言,从而为你创造最佳的插话时机。
当你去迎合对方的气场时,就如同向对方传递了这样一个友好而积极的信息:“没错,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很感兴趣,接着说吧。”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当你表现出积极倾听的态度时,就会像一把钥匙,打开对方内心的话匣子,激发对方强烈的倾诉欲。
在这个过程中,你再找准时机巧妙地插话,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控对话的方向,引导对方朝着你期望的方向思考。
不过,插话的时机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选择在对方说话的状态和内容发生改变的时候插话,千万不要在对方谈兴正浓的时候贸然打断。
因为当对方说话的状态和内容改变时,其气场会稍微变弱,就好比汽车行驶到弯道处需要减速一样,此时你就可以趁机“打方向盘”,巧妙地引导话题;
但要是对方正说得兴高采烈,气场正强,你却贸然打断,对方就会明显感到被打扰,产生反感情绪,这样一来,你后面的话也就很难顺利说下去了。
除了要注意插话的时机,插话的内容也同样关键。插话的内容要尽量保持中立,避免与对方产生对立。
所谓的迎合,就是要巧妙地避开分歧,甚至从一开始就不要让分歧产生。
即使分歧不可避免,也不要刻意去强调它,以免激化矛盾。
另外,插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评论性的语言,哪怕你自认为自己的评论是在迎合对方。
毕竟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都不尽相同,你的“迎合”在对方听起来可能并不合适,甚至会引起误解。
所以,在获得话题主动权之前,插话保持中立是一条必须严格遵守的重要规则。
用迎合对方的方式来回避矛盾点,适时地转换话题,让交流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终成功说服对方,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沟通方式。
说它复杂,是因为它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标准和模式,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需要我们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说它简单,是因为人的话语都存在一些共性,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善于观察、总结和思考,逐渐发现这些共性,就会发现和别人交流其实并非难事。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掌握好这种沟通技巧,用恰当、温和的方式与人交流,不仅能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还能收获更多的理解、支持与尊重,为我们的人生道路增添更多的温暖和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