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姐妹们聚会,大家在聊天,孩子们就在旁边玩耍。 自从当了老师,我包包里总是放着一些贴纸,在街上遇到一些孩子,可以当作小礼物送给他们。 我把贴纸拿出来,送给这群可爱的小魔鬼,希望可以换给我们安静的聊天空间。
很明显,我错了。 他们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反而为了争贴纸而大打出手。 他们之所以发生争执,是因为贴纸当中只有一张是海豚,而大家都想要这一张。 其实,贴纸中有不同的海洋生物,同样漂亮耀眼,但海豚有一个决定性的优势──它独一无二。

古罗马有句名言Rara sunt cara,意思是物以稀为贵。
我有一个朋友是房地产中介,她说每一次只要看到客人有购买的意愿,但总是思前想后无法立刻做决定,她会让客人回去好好考虑。 第二天,她会给客人打电话,说:"刚刚有一位教授也看了那房子,也挺感兴趣的。 不知道你对那房子是否也有意思呢? "当然,这教授是一位虚构的人物,但这一招的确很有效,多年来助我朋友成交了不了房子。
1975年,心理学教授史蒂芬・沃切尔(Stephen Worchel)) 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受访者分成两组,为某饼干作出评价。 第一组人会收到一整盒饼干,第二组人则只收到两块饼干。 实验结果验示,拿到两块饼干的人对饼干的评价远远高于拿到一盒的人,事实上,他们吃到的都是同一款饼干。 实验邀请了不同的人,重复了好几次,但结果相同。 心理学把这现象称之为稀缺效应(Scarcity Effect)。
为什么一些艺术家去世时,他作品的价值会上升,这是因为他去世后,作品便变得稀有,大家争相购入,价钱自然"节节上升"。 古董古钱币古邮票等变得来越值钱,也是同样道理。

商家们就立刻把它应用到市场上,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机会不多"、"只限今天"、"每人限购二件"⋯⋯藉此强调该货物的稀有性。
正如早前所讨论,人很怕落后于他人。 例如,过去十多年你都是搭公车上班,一直相安无事。 有一天,身边的朋友都买了车,车子摇身一变成了你的必需品。 如果这个时候再遇上稀缺性,我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性。
但其实,于你我而言,越来越稀有的是时间。 没有山珍海味,我们依然可以把酒言欢;没有豪华别墅,我们依然可以捉膝详谈;没有品牌衣服,我们一样可以仰首向前。 把时间用在真正令自己幸福的事上,倘若鲍参翅肚真的可以令你幸福,那就大胆去追随。 若非如此,又何必成为羊群的一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