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食堂开张了,专门请了厨师和择菜的。
多好的事啊!再也不用到外面吃饭了,尤其是恶略天气,能省很多时间的!
刚开始时,还是一顿热闹,不到一个月,大家都去吃外边的小饭馆了。
为啥呢?
先看表现:
-
早上吃饭,一顿4元钱,并且只有馒头、稀饭、咸菜;
-
中午,一顿饭是7元钱,米饭、菜,还有面条。确实不算贵。打饭呢,是食堂的人来打:土豆丝、青菜就下手很重,而一到该打肉菜了,基本上蜻蜓点水,尤其是肉菜快没了的时候,正常的打上一到两份就完了,一看后面还有人,将就着分给四个人;
-
晚上,也是4元,菜大都是白菜、土豆丝等,中午的剩菜也来凑热闹了;
-
很要命的:吃不饱,饭量大的,再掏钱呗;
-
很要命的:很多人喊着“闹肚子“了;
-
最要命的,饭卡上的用餐补贴钱(先是公司将每个月的用餐补助充到卡里了),如果用不完,下个月就要清零!
再看之后的表现:
-
早上,距离公司不远的早餐店,门庭若市;公司的食堂呢,做饭的比吃饭的人多;
-
自己的卡里还有钱的,干脆做贡献,给那些需要在食堂里吃饭的人了;
-
宁可跑远一点,也不让自己的身体出问题。
俗话说: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领导一看,这怎么行?得改变一下了:重新聘请食堂承包的人!
又开张了,早中晚价格不变,表现如下:
-
早上:手抓油馍、肉包子、素包子、油条;豆浆、小米粥一块儿凑热闹,食品花样翻翻;
-
中午,米饭、面条也都有;不仅有大众菜,还有小蒸碗,鱼块、排骨、梅菜扣肉等齐上阵(当然了,价格也不一样的),而且,几乎全部售光光;职工排队,一直到大门外。
-
晚上,简单一点,人相对少;
-
很关键的:管吃饱,不用再加钱;
-
很关键的:没有喊着拉肚子了;
-
很关键的:卡里的钱,就是不吃,啥时候都是自己的。
又是俗话说: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自己对别人不用心,想让别人对你很用心,也真是不公平。
偷懒又耍滑,早晚会被”耍“。
用心不用心,就像运动员的”段子“: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
两天不练,教练会知道;
三天不练,连观众都看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