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你被抑郁症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有位匿名用户如是答:
一个月前,新来的老师站在那面写着全班新学期愿望的墙前,指着那个用荧光笔加粗写的纸条,问:“这是谁写的?”
我颤巍巍地举起手。
“你的愿望就是活着呀?”老师问。
从此我的外号又添了一个“活着”,因为我的纸条就写了两个字:活着。也许同学们觉得我是写来玩的,但那两个字我写的无比的认真。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患抑郁症的人口总量居世界之首——将近一亿。
“一亿”,什么概念?
意味着在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一亿人仅活着就费尽全力,他们每天光是对抗负面情绪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但除此之外,还需要透支额外的精力维持正常生活。
有位犹太作家,抑郁症患者,曾用文字描述过她的“情绪世界”:
那似乎是由几种厚重的单色调阴影构成的:在一个灰白且看不到边的地方,一端是一个被包裹于柔软封闭又温和的影子中的梦境;另一端连接着一个黑暗阴森,天寒地冻的冰原。
每个人都经历过悲伤、绝望的阶段,大部分人都可以短期内消解痛苦。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就是被吸入了一个漩涡,找不到任何出口。
抑郁症比我们想象中要普遍,“每个人都有一段关于抑郁的故事,只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它闷在心里罢了”。
抑郁这条“黑狗”在各行各业撒野,肆无忌惮。
2
1
今年年初,摄影师任航发了一条微博:每年许的愿望都一样——早点死。
二月份,他的愿望实现了,任航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
他曾在微博详细的描述了与抑郁症相处的感受。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给自己治病。
一人分饰医生和病人两角,有时候医生给病人治病,有时候病人也给医生治病。
彻底把生活过成了一所医院,每天只是流连在各个不同的病房里,
外面的人进不来,自己也走不出去。”
2
4月1号,一岁一“哭”荣。
据悉,张国荣患抑郁症已有20年历史,事业与感情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久病自成医,张国荣对于自己的病情是十分清楚的,他在1987年的自传中这样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听人说,大多跳楼自杀的人,飞出窗户就会后悔,着地后,一般会出现腿部骨折因为他在半空中会做出相应的反抗,企图通过腿部支撑踩中活着的机会。
而张国荣先生的腿部并没有如此情况。抑郁之下,是多大的绝望才让你对这世界毫不眷恋?
3
诗人海子也是死于抑郁症,死的方式也异常惨烈——卧轨自杀。他出身贫寒,生前一无所有却才华横溢,沉迷于诗歌的写作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的四任女友都因他的贫寒先后离他而去。他的诗集是在他死后多年,由他的好朋友西川帮助整理出版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诗歌界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他的才华也渐渐地被世人了解和接受。
只可惜,诗人早已看不见、听不见这一切了。了解了他的身世,理解了他不被世人了解和接受的痛苦,再来读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有了一种揪心的疼痛。
他多么希望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像他的诗里憧憬的一样。但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所有梦想,所以他就只有到天国去追寻他的梦想了。
3
我有个朋友,前天突然问我爱她吗?
我说,爱。
人到底是需要爱的,确定了自己是被爱的那一个才安心。
更何况是抑郁症患者,他们会时常陷入孤独和被抛弃的恐惧,几乎没有积极正面的道理能够安慰他们,这种行为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为他们带去更大的困境,让他们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愈发痛苦。
所以,对待抑郁症患者,请永远不要去说类似下面这些话:
“大家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你太爱钻牛角尖了。”
“你总把自己想得很惨。”
“这件事情没那么值得抱怨。”
那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吗?不是的。
他们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社会体系的支撑。耐心的陪伴,一个拥抱,一个让他们放声哭泣的机会,都要比苍白无力的劝勉有用得多。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感同身受”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即使将想象力发挥到极限,我们大概也不能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态。
耐心二字,说易行难。多数人恐怕是不能长期忍受一个看似与常人无异的人总是“矫情”“无病呻吟”,那么,就请你把TA当做一个骨折的病人去照料吧,只不过TA的病,在心不在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