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故事(卷六·三十·饿鬼)

聊斋故事(卷六·三十·饿鬼)

作者: 国伷 | 来源:发表于2024-02-10 08:52 被阅读0次

齐人马齐,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家财败坏一空,乡人戏称他为“饿鬼”。

子曰:三十而立。

可马齐三十岁的时候,不仅没“立”起来,反而贫困潦倒,沦落在街上乞讨,受尽乡人白眼。马齐不以为耻,反正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乡里有个朱姓老汉,经商多年,手里有些积蓄,看马齐可怜,就借给他几百钱做生意。

马齐满口应承,私下里拿钱潇洒,转日又是一贫如洗;自觉没脸再见老朱,权且寄宿在孔庙。

冬夜严寒,马齐用孔子像上的木料烧火取暖,被学官抓了个正着,行将扔进监牢。马齐苦苦哀求,自称可以谋财赎身。学官暗喜,放他回去拿钱。

马齐听说某个书生有钱,故意上门找茬,一言不合拔刀自残,转而嫁祸于书生。学官连唬带骗,狠狠敲了书生一笔。有人将此事闹到县衙。县令觉得蹊跷,捉来马齐严刑拷问。马齐受不得打,一命呜呼。

当夜,老朱梦见老马来说:“欠你一个人情,今日回来报答。”睁眼醒来,小妾诞下一个男婴。

老朱情知马齐转世,便给儿子取名“马儿”。

马儿学习吃力,二十岁时才托关系进了县学。一次出门考试,马儿在客栈墙上发现一段八股文,题目为“犬之性”,写的晦涩难懂;闲来无事,便背诵下来。等进了考场,当天试题竟然是“犬之性”。马儿大喜,将前文一股脑的写了上去,凭此考中优等,成为廪生。六十岁时递补作了学官。为官数年,不讲人情,只认钱财,出钱人奉为上宾;无财者视如仇雠。一众生员恨之入骨。七十岁时耳聋眼花,四处打探偏方。有个书生进献茜根粉。这物事本用来作大红染料,马儿喝进去消化一夜,次日烧的满脸通红;再寻书生,早跑得无影无踪。

马儿生了几个月的闷气,到底一命呜呼。

相关文章

  • 《白话聊斋》卷二 目录

    相对卷一,《聊斋志异》中卷二的篇幅都要更长。 故事也讲得更细,情节更生动,人物也更加让人感动。 在聊斋中,虽然充斥...

  • 聊斋之良琴知己—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情得人心

    “良琴知己”这个故事出自86版电视剧《聊斋》,改编自《聊斋》第八卷中的“局诈”。局诈讲了三个关于骗术的小故事,最出...

  • 2018-10-12

    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

  • 三界和六道

    一、六道的组成 六道从下往上分布为: 地狱 饿鬼 畜生 人 阿修罗 天人 其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于下三道;阿修罗、...

  • 画皮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画皮》为《聊斋志异》第一卷40回,是一部描述写人与鬼之间的故事。《...

  • 王六郎(聊斋故事)

    从前,山东淄川城北,住着一个叫许兴的渔夫,他和他的妻子一起靠打鱼过日子。许兴是个好心肠的人,平日喜欢喝点酒。每天晚...

  • 《聊斋志异 王成》九万倍回报的孵化是怎样炼成的

    聊斋里姓王的,第一卷仨,然后要到第九卷了。 第一卷里除了《王六郎》,就《王兰》和《王成》,不算根据手稿补的《鹰虎神...

  • 聊斋故事真剑侠:佟客

    聊斋故事真剑侠:佟客

  • 露珠说聊斋(一)

    露珠说聊斋(一) 文/第一滴露珠 聊斋故事,在中国的知名度较高,无论男女老少,谁还说不出三五个聊斋故事的名字来,比...

  • 鬼故事:色中饿鬼

    这几年农村的土黄鳝、龙虾卖到了天价,袁军和童二是两个无业青年,整天游手好闲。这天袁军反倒开了窍,摸了摸脑门道:“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故事(卷六·三十·饿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f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