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对治习气32

作者: 9f3498905731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11:36 被阅读0次

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此诸死者,无不推之于命,岂知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贞,不贪欲事之人。彼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谓之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尽而死者,不过一二分耳。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祸之烈,世无有二,可不哀哉,可不畏哉。亦有不费一钱,不劳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乐,遗子孙以无穷之福荫,俾来生得贞良之眷属者,其唯戒淫乎。夫妇正淫,前已略说利害,今且不论。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艳女来奔,妖姬献媚,君子视为莫大之祸殃而拒之,必致福曜yào照临,皇天眷佑。小人视为莫大之幸福而纳之,必致灾星莅止,鬼神诛戮。君子则因祸而得福,小人则因祸而加祸,故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世人苟于女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则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乐,以及子孙无穷之福荫,来生贞良之眷属,断送于俄顷之欢娱也,哀哉。

如诚法师译

      我常常说,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的,就有四分。间接而死的,也有四分,是由于色欲过度,亏损身体,受其它感触而死。由此而死的人,无不推归命数,哪知贪色之人的死,全都不是他的命。本着命数的人,是存心清净贞固,不贪欲事的人。那些贪色的人,都是自己损害自己的生命,哪里可以称为命呢?至于依命数而活,寿命尽而死的人,不过只有一、二分罢了。由此知道天下多半都是枉死之人,这个灾祸的酷烈,世间没有第二样,可不是悲哀吗?可不是畏惧吗?也有不费一文钱,不烦劳微薄之力,而能够成就至高的德行,享受最大的安乐,遗留给子孙无穷的福荫,使来生得到贞良眷属的事,难道不就是戒除淫欲吗?夫妇的正淫,前面已经略说其中的利害,现今暂且不论。至于邪淫之事,没有廉耻,极度污秽丑恶,是以人身,做畜生之事。所以美艳女子来投怀,妖艳美女献上媚态,君子看作是莫大的祸殃而拒绝,必会导致洪福照耀来临,上天眷顾庇佑;小人看作莫大的幸福而接纳,必定导致灾星降临,鬼神诛杀。君子是因祸得福,小人是因祸加祸,所以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世人如果在女色紧要关头,不能够彻底看破,就是以至高的德行,最大的安乐,以及子孙无穷的福荫,来生贞良的眷属,断送在片刻的欢娱之间,悲哀啊!

相关文章

  • 明对治习气32

    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此诸死者...

  • 明对治习气 4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

  • 明对治习气9

    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汝学佛而不知息心念佛,于儒...

  • 明对治习气18

    愚痴者,非谓全无知识也。乃指世人于善恶境缘,不知皆是宿业所招,现行所感。妄谓无有因果报应,及前生后世等。一切...

  • 明对治习气24

    圣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安乐,特作大学,以示其法。开章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明德,乃人各自具。由无克念省...

  • 明对治习气23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

  • 明对治习气19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

  • 明对治习气33

    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

  • 明对治习气16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jǐn,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

  • 明对治习气14

    贪者,见境而心起爱乐之谓。欲界众生,皆由淫欲而生,淫欲由爱而生。若能将自身他身,从外至内,一一谛观。则但见垢汗涕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对治习气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ej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