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抑郁的价值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07:41 被阅读91次

放弃某种心爱之物——至少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必然会带来痛苦,但这也是心智成熟所必须的,放弃意味着成长。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现象,有着重要的价值。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抑郁的价值”一节中写到: 对于那些有勇气承认自己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选择放弃是必须要迈过的一步。密集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心智密集成长的过程,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甚至比大多数人一辈子经历的都要多。为了这种爆发式的成长能顺利完成,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放弃相当数量的“过去的自我”。

放弃某种心爱之物——至少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必然会带来痛苦,但这也是心智成熟所必须的,放弃意味着成长。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现象,有着重要的价值。

很多人去看心理医生,主要原因就是情绪过于抑郁。其实,在接受心理治疗前,他们的心灵已经开始了放弃或者说成长的过程。他们敢于承认“我是不正常的,我需要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就是放弃了“我是正常的”这一自我认知,开始走向成长之路,只是这一过程难以完成,这种成长的先兆敦促他们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突破口,协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个已经开始的放弃与成长的过程。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列举人生各阶段的八种危机。派克认为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渡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不少人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无法放弃早已过时的东西,所以无法克服心理和精神危机,只能止步不前,不能享受新生带来的欢悦,也不能顺利地进入更加成熟的心智发展阶段。

派克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归纳出我们在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

放弃意味着成长

以上是我们在人生过程中必须逐步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事态度。到了青年期,我们应放弃婴儿期“无需对外界作出回应的状态、无所不能的幻觉以及完全占有的欲望”,放弃童年期的依赖感等;到了成年期,则应放弃青年期诸如“无忧无虑的自由、性吸引力、心中被扭曲的父母形象”等;到了老年期则应放弃 “各种各样的权利、身体永远健康”等欲望。

放弃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过程,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抑郁的价值

    放弃某种心爱之物——至少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必然会带来痛苦,但这也是心智成熟所必须的,放弃意味着成长。因放弃而感到抑...

  • 王延平 || 抑郁症的科学意识

    读了李老师今天的文章“有一种成功叫终生服药”(见下方链接),才知道抑郁症治疗过程中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以前一直以为...

  • 王延平 || 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

  • 王延平 || 强化的力量

    我们的关注和赞扬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我们所强化的“目标行为”是什么?如果我们的关注导致了不良...

  • 王延平 || 父母的过错

    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为它付出时间。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到: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不少青春期的少年,...

  • 王延平 || 进化的奇迹

    在我们的一生中,心灵获得成长的机会无穷无尽,而且没有任何限制。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到:心智的成...

  • 王延平 || 健康的奇迹

    我们生存至今,是得益于一种比本能更奇妙的力量。我们不妨认为身上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对抗我们的心理疾病、身体疾病和...

  • 王延平 || 责备的规则

    派克在“责备的规则”一节中,把那些不会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人称为说谎的人。 派克在文中写到: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发...

  • 王延平 || 廉价的宽恕

    我们很多人会把宽恕简单化,心理学家派克将这种简单化的宽恕称作“廉价的宽恕”。 派克在“廉价的宽恕”一节中写到:许多...

  • 王延平 || 神秘的旅程

    当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很肤浅时,我们会像井底之蛙一样,常常认为自己知道全世界;当认识逐渐深入,触及事物的核心之时,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抑郁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no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