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孩该怎么要求才能出类拔萃
面向新世纪家长希望培养出自理、自律、自主的人才,其目标含义如下:
自理:日常生活、学习自我管理,不依赖他人,有动手、动脑创造能力;
自律:道德、行为能做到自我调控,自觉遵守校规、校绝,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自主:在成长中有上进心,奋发向上,独立生活、学习中培养自信、自主精神,相信自己力量,在群体中有主人翁意识。
6~ 11岁的儿童,孩子已经不希望父母把自已当作爱物或者逗人喜爱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有了个人尊严的意识,并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孩子喜欢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父母越不让自已干的事情,他们越想把事情做好。
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孩该怎么要求才能出类拔萃
为了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更多地转向信任外人,并向他们请教或者学习知识。如果他们从钦佩的老师那里得到错误的认识,家长也会没有任何办法来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孩子并没有忘记父母教给他们的是非观。当父母不断提醒孩子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得不耐烦,因为他们已经懂事,开始有了独立意识。
作为父母最好不要压制孩子的独立意识,要放手大胆的让他们去做,但不等于是放任,要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去教育他们。
一个人来到社会上,他就需要生存,生存就要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这种能力就要从孩子懂事时培养,有意识去磨炼自己,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从小就要培养出一个良好的习惯。在生活、学习中就有一种为他人、为社会负责的使命感,在他一生中都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自主精神。孩子有了这些,才能为自己将来奠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北京市某小学住校学生的一个实例是这样的:
一年级口号:“我能行!"
听懂老师所留作业并能自觉独立完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对与错,发现问题后能及时改正;学会生活,会叠被整理床铺,按要求按时换内衣及外衣,学习工具、衣物要摆放整齐。自己打水洗漱,爱清洁、按时入睡、知道校规、校纪,按要求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年级口号:“我会做!”
能抓紧时间独立完成作业。会支配空闲时间,考试其间自己会复习功课。爱护衣物,讲卫生。床铺、衣柜物品摆放整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能约束自己行为,与同学友好相处。做错事有内疚感。做任何事情很自信,自己学着解决与同学问发生的矛盾。
三年级口号:“我大了!
课内作业自觉独立完成。会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课外学习,多看课外书,发挥个人一技之长。考试其问,会独立复习功课。个人床铺、衣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讲究个人卫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对自己的言行有调控能力,逐渐学会与人交往,减少矛盾。做错事能自责。在群体中主人翁意识强。从“要我做”过渡到“我要做”。
每学年学生对“三自”实施情况都要进行一次“达标验收” 。“达标”分为"优秀”、“合格”两级。验收时间为一个月,经过单项比赛、问卷调查、平日评比,班主任、副班主任、生活老师、学生评委要鉴定。期末发"优秀”、“合格”证书。通过验收学生再次学习“三自"要求并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住校生。或许从中可悟出些什么,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势在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