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人教育是理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全人教育是理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 青洛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2-07-27 23:55 被阅读0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当生活与社会发生巨变,传统教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时,我们的教育又将向何处去?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实施全人教育。

一、全人教育才能适应未来世界

综合比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美国MTC学生评价体系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目标,张华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阐述了全人教育的概念,并指出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全人教育。

什么是全人教育?全人教育的完整表述为“全人教育”冰山模型。张华把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比作一座冰山。冰山上显现出来的是孩子的知识与技能,冰山下是核心能力和底层品格,后者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素养。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重点论述的就是核心能力和底层品格,张华将它们概括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它们诠释为8大关键词:做有根的“全球公民”、阅读力与表达力、信息技术与数理能力、适应性与探索力、分析与创造力、领导力与团队合作力、心智习惯、善良与诚实。

8个关键词对应八种能力与品格,独立成章节,每一种能力都有概念解释、案例展示以及具体方法。

比如在心智习惯中的自律这个能力上,张华认为:“对于孩子来说,自由才有自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3D逆向自律法则”。3D指延迟(Delayed)、危险(Dangerous)、方向(Direction)。

延迟指“慢就是快”,强调从孩子好奇心出发、带领孩子从学习中体会乐趣,爱上学习。张华从孩子与大人的时间感知不同解释孩子慢的原因,并通过具体的方法指导我们让孩子的学习更富游戏化特征。

危险指“危险即安全”,主要讲的是给孩子设定边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自由,最终促使孩子自己明白规矩的意义并做到自律。书中举了一位母亲“放任”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到孩子们最终自律的案例特别有启发。

方向指“给方法不如给方向”,强调父母要激发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并给孩子高度支持,让孩子在追求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张华以引导大儿子创作“疯狂兔”系列故事很好的解释了这一原理。

世界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中西合资办学、线上线下结合等新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关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讲述的这8大能力给了我们新式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带领我们的教育了解世界,与世界接轨,努力使孩子在品格、能力、知识上齐头并进。

二、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关于教育,有一个倡导很久的观点: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于是,各种早教班、辅导班兴趣班层出不穷。孩子们放弃了玩耍,被送进各种班学习知识、才艺。因为家长们相信,孩子的起点高未来才能发展的更远。

但《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作者张华指出:如果说有所谓的“起跑线”,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试想,父母不读书,孩子怎能热爱阅读,怎能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父母思维僵化、固执己见,孩子会创造性思考吗?父母专制独断,无视孩子平等人格,孩子能发展出健全人格吗?

张华自己便是这一观点的践行者。他从财经记者转型教育创业,学习世界名校的教育方法、新技术新资源。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他始终用自己的成长引领着孩子的成长,真正做到了不断提升自己作为父母的格局,为孩子赢得了更高的起跑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起点不是各种辅导班、各种兴趣班,而是父母的品德素养、学识、格局!所以,孩子良好的教育从父母自身始,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完善自我的过程!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持续成长的学习者。

三、敢让孩子做自己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作者张华主张“让孩子赢自己”。“让孩子”指父母要及时牵手、适时放手、敢让孩子做自己。

让孩子能做自己的前提是孩子可以通过内在驱动力推动自己成长,对此作者张华特别强调要保护好孩子孩子的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

父母保护好这三个天性,顺势而为,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发展自己。当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便会对自己有明确的期望,自律、坚韧这些品质便会跟着热爱一同跟进。

为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谷歌开展了“天才一小时”计划。具体做法是公司允许员工们每周拿出20%的时间发展正常工作之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结果,员工的工作动力得到很大提升。这个计划的成功靠的便是自我驱动。

如何将“天才一小时”计划原理运用到教育孩子上呢?答案便是“留白”,留白包括时间留白和“试错”留白。

时间留白指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紧密无缝,应该留出一些空白时间给孩子,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可以找到孩子自己的乐趣,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试错留白即允许孩子犯错。父母不能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不要把孩子保护得太好,要给予孩子自己尝试、自己纠错的机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逆商,即坚韧力,抗挫力,有利于孩子持续地成长。

心理学家陈婕君在《可塑的我》中这样说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决定了人生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通过自我驱动实现目标,敢让孩子做自己,可以让孩子找到更丰富的人生。

读完《世界是我们的课堂》,我感到汗颜也满怀憧憬。汗颜的是,作为孩子的母亲,我的认知、能力、素养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憧憬的是,在这个有着丰富学习资源和便捷学习方式的全新时代,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可以借着时代的馈赠努力成长,学习与自己相处、与他人合作、与社会同行。全人教育是理想,需要我们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

  • 全人教育是理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当生活与社会发生巨变,传统教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时,我们的教育又将向...

  • 理想智育有感

    近段时间读了《我的教育理想》的第二章——理想的智育。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

  • 理念不是教育,行动才是

    我们周围不乏充满理想的教育者。以前去某受到很多家长热捧的学校,校长提出全人教育,听起来非常完美,但我问到有...

  • 全人教育特征NO.192

    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晴 全人教育特征 全人教育的最佳美德:智慧,正义,勇气,节制,仁慈,超越 全人教育之...

  • 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最近基本上全民都在讨论学科培训,一下子去到了风口浪尖上,我认为简单的培训已死,但是教育会一直存在的。 大...

  • 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人

    我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应该是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其具有一种持续性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能力。我非常不赞...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9

    第六章《家庭教育是创造教育奇迹的基石》介绍的是朱老师心中的理想父母,一共罗列八条,放在首位的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完...

  • 教育理想

    我们应该有教育理想,理想是行为的动力! 理想是区别人与动物的界限,理想使我们与众不同! 那么教育更应该有理想,有抱...

  • 教育,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2019兴成长计划,我很幸运的参加到了这个轻松学习的大家庭里,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结合教育教学...

  • 理想,一直在路上!

    多少梦想未实现,多少努力未辉煌,多少坚强未成功,多少泪水未欢笑,兜兜转转,来来回回,反复执着的怒放着勇气,又反复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人教育是理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em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