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感觉是被制造出来的,是一种内置于供应链的东西,加工各种的刺激,最终成为了一个信息的成品——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那个成品。
这是吴老师分享给我们的关于感觉的看法。
这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人人都只以为感觉到的就是感觉到了,没有深入去分析感觉从哪里来的。感觉制造系统的内置属性,让很多人都忽略它的存在,以至于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感觉会出差。
联想起质量管理中的过程管理方法,任何结果都可以看成一个过程的输出。比如,吴老师说的感觉,把它看成一个过程输出的结果,那么输入是什么呢?就是外界对身体感官的刺激形成的生物电信号(不确定是不是这么称呼),传递信号的神经网络,处理信号的对应大脑皮层区域,还有记忆,这些输入的因素决定了输出的结果——感觉。而我们因为无法感知到这一系列细微的过程,故从来没有怀疑过感觉会出错,甚至以亲身体验的感觉作为判断真实世界的标准,所以,这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
推导到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评价,由于评价是过程输出的结果,输入是我们思考的维度,记忆,思考维度的多少等因素。因素的差异,评价往往有所不同。不同因素组成的不同的世界观,人对外界就有不同的评价,反过来说,对外界的评论,其实就是在评价自己的世界观。因此,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定义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