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孩子在家这么久,该让孩子做点什么?教育孩子时,有啥需要知道的?有啥习惯需要趁着寒假赶紧培养?今天这篇帖子,推荐所有家长看看,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在假期里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自己事自己做的习惯
独立自主的孩子,走到哪儿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有自己的判断力,能够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于别人。
要不断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样,当有一天父母应该放手,不会过于担心,孩子也不会充满恐惧。
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许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后关头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意识。这样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从而养成从容的心态。
比如,让孩子完成功课之后再去玩耍,当天的事情尽量不拖到第二天。
参与家务的习惯
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活都不能做。
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他明白他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
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对孩子成年后建立新的家庭也大有好处。
阅读的习惯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阅读,阅读真的很重要!
不用限定孩子必须看经典名著,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只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就可以了。
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经常陪孩子读书。一个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潜力无穷。
自省的习惯
每个人都需要自省。通过自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改进,就会不断进步,日臻完善。
告诉孩子,犯错不要紧,但是不要重复犯错。要求孩子有错必改的关键是培养孩子自省的习惯,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
控制情绪的习惯
不要以为孩子小,想哭就应该哭,想笑就应该笑,想发脾气就发脾气,其实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生的事。
孩子的情绪要有宣泄的空间,也要有调节控制的习惯。
比如,孩子遇到难题,烦躁了,告诉孩子,遇到困难,烦躁、发脾气都没有用,不如先去做点别的轻松的小事,让心平静下来,再回头解决问题。
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在寒假里,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在家里,简要预习一下下学期的内容,培养孩子自觉预习的习惯。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
更多教育相关资讯请点击小书灯家长社区
网址:http://www.xiaoshudeng.com/thread-18310-1-1.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