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4-02-25 15:13 被阅读0次

《孟子》这本书人们看得比较多的版本是朱熹的,因为朱熹对《孟子》进行了集注,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孟子》一共有七篇,258章,主要记录孟子的言论和活动,《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与孔子的德政一脉想承,他的仁政思想,对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在《孟子·梁惠王上篇》孟子提出,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敌于天下的。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他的观点主要针对君主和权臣,我们能看得出来,他这种想法有点理想主义。

仁者无敌的思想依据,第一是民本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批判现实:孢有肥肉,几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浮,与民同乐争取民心)。第二是性善论,说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

《孟子》这本书的艺术特色,艺术思想

1、虽为对话体,但是具有论说文的特征,甚至是驳斥文。因为他都是和别人辩论的

如:驳斥许由“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大人之争,有小人之事”

2、富有气势,并且笔锋犀利

3、善于表现人物心理

比如:齐宣王问孟子,这些对话非常简洁,看出宣王从冷静到开心,层层递进

4、比较善于用比喻和寓言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比如: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孟子》这本书的影响力

1、汉代就开始受到重视

2、唐以后,由于韩愈和宋代理学家的表彰,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

3、得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推崇

相关文章

  • 孟子

    孟子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我们学习孟子是因为孟子的思想,在我们的青春期要有孟子。 读《孟子》,读出的是“天...

  • 孟子课程

    孟子课程对我的影响其实非常深。因为我很崇拜孟子的精神。就拿孟子的勇来说吧。孟子都有名扬天下,而且当孟子见到君王...

  • 却 之 不 恭

    (成语故事分享) 孟子有一个学生叫万章。是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据《史记》记载,孟子晚年,经常...

  • 孟子之人性善

    求孟子的根本思想,则不可不明孟子的性善之旨。不明孟子性善,便是不知孟子,性善之说,应当深注意。 ...

  • 《孟子》感言集之159:孟子致为臣而归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对于孟子辞去官职返回家乡,齐王舍不得孟子走,希望孟子继续留下来...

  • 浩然正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

  • 性善论与性恶论

    1 孟子提出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孟子《孟子.告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

  • 《鱼我所欲也》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 坏未来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上》中记载,王问于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曰:“定于一。”王又问:“孰能一之?”孟子曰:“...

  • 孟子将朝王章(一)有一种拒绝叫做你不按对方套路出牌《孟子大义考》

    本章言孟子以道自重,不肯就齐宣王非礼之请。 一天,孟子准备起身去朝见齐宣王,恰巧齐宣王来召孟子觐见的使臣到了。孟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u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