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完成深圳小学三年级英语 U2 Families 单元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复盘。从教学效果来看,本单元教学基本达成预设目标,且在多个环节呈现出显著亮点,同时也存在需微调的细节,具体反思如下:
一、教学中的亮点与优势
生活化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效果显著
本单元围绕 “家庭” 主题展开,我充分结合三年级学生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的认知特点,打造了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课前收集了学生与家人的合影,课上通过 “我的家庭照片分享会” 活动,让学生用 “This is my father/mother...” 介绍家人,瞬间拉近了英语与生活的距离。此外,还设计了 “家庭角色模拟” 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角色,在情景对话中自然掌握核心词汇(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等)和句型(Who is this? This is...)。从课堂反馈来看,90% 以上的学生能主动参与互动,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在情境感染下积极开口,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极大提升。
多感官教学方法运用,强化知识记忆与理解
为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单元内容,我整合了视觉、听觉、动觉等多感官教学手段。在词汇教学环节,通过 “单词卡片 + 动作模仿” 的方式,比如教 “father” 时模仿爸爸的动作,教 “sister” 时做可爱的表情,让学生在 “看、听、做” 中加深对单词的印象;在句型练习环节,播放自编的 “家庭主题英文儿歌”,歌词融入单元核心句型,学生跟着旋律唱跳,既放松了心情,又在无意识中巩固了句型用法。课后抽查发现,学生对核心词汇的认读正确率达 95%,句型运用的流畅度也明显优于以往单元,多感官教学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提升了知识掌握效率。
分层任务设计,兼顾不同水平学生需求
考虑到班级学生英语基础存在差异,我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设计了分层任务。基础层任务以 “认读单词、仿写句型” 为主,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夯实基础;进阶层任务以 “简单对话创编、家庭绘本绘画配文字” 为主,鼓励中等水平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拓展层任务以 “采访家人用英语介绍家庭、制作家庭英文手抄报” 为主,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拓展空间。从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各层次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任务,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有效避免了 “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 的问题。
跨学科元素融入,丰富教学内容与维度
本单元教学中,我巧妙融入了美术、德育等跨学科元素。在 “制作家庭树” 活动中,学生先用美术课所学的绘画、剪贴技巧制作家庭树,再用英语标注家人的称呼和简单特点,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强化了英语表达;在 “分享家庭温暖故事” 环节,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讲述家人之间的暖心小事,渗透 “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的德育教育,让英语教学不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更承担了情感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