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小说
山雀(长篇小说)12

山雀(长篇小说)12

作者: 主编的夏夏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12:3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虚构,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2

眼下,城里的人们时不时地要走进影院看电影,成为或不可缺的一种娱乐形式。有前段时间,有个电影挺火,女儿买回了两张电影票,非要雀儿去看不可,她就去了。楠那天因有事没赶过来,雀儿自个就先进去了。

影片进行了好一阵子,楠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她说,单位事儿了了,就跑来陪你看场电影!座无虚席,屏幕上显出几个大字:你好,李焕英。看着看着就入戏了,她好想成了李焕英!

看电影时,坐在柔软的沙发椅上,雀儿品着绿茶,楠喝着可乐,两人吃着爆米花。电影城的放影池子里,不少人吃着薯片、薯条、锅巴、坚果蜜饯等,直击味蕾的食品。

雀儿禁不住想起了在老家看电影的日子,放映条件虽差,露天电影,风啊雨啊霜啊雪啊,都难以抵挡,但也有可值得慢慢回味的甘甜,那才叫“青葱岁月”,回味悠长!

像这样冻不着,热不着,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更高级点的还有系列音响系统、高清晰度放映及宽大明亮的银幕,可自由调节座位舒适度,并配有中央空调等设备,这在当时想象不到的!

记起来了,当时经常放的电影如《奇袭》、《南征北战》、《金光大道》、《草原儿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地雷战》等等。

有些电影放过好几次了,但人们的观影心情仍很迫切。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农村文化生活很单调、贫乏。诸如非常熟悉的电影《地道战》,那歌曲耳熟能详:“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歌声经久不衰,到现在还都能传唱几句。纪录电影《学大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插曲,也很美,比如:“敢叫日月换新天,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那个就在那山下边,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层层那个梯田平展展,牛羊胖乎乎,新房齐崭崭,炕上花被窝,囤里粮冒尖,银光满屋喜气多,社员梦里也笑声甜,一朵红花开,百里光闪闪……”

那个时候,农村放电影,可是个兴师动众的事儿。因为不常放,有时几个月才放一场。对于农民兄弟来说,可非同寻常,像过节一样。

放电影的一应事体由公社文化站负责,后改为乡文化站或镇文化站,具体有个电影组,放电影的一切事宜都由他们来管。一段时间,文化站名存实亡,经营形势不太好,入不敷出。加之,有了电视,人们看电影的欲望慢慢地减弱了,有的地方好几年也不放电影了。这两年,城里的影院变得火热,看电影的男男女女,叫作顾客,或者观影者,一天比一天增多,票房动不动就能过亿元,几十个亿,上百亿!现在老家还放不放电影,也不得而知,也不关心了。

在那个年头,本村放电影,从上午就吵吵,在大喇叭上广播,从支书到百姓,从革委会主任到民兵连长,从大人到小孩无不关心,奔走相告。

雀儿当时上学在课堂听老师讲课,心里却惦念着看电影的事儿,虽说顾念着这个家,但看电影是很想的。爸在乡里工作,看电影的机会要多,但也不忘告诉他一声,当碰上放电影时,他同大家一道去看。

到了下午,天还未黑,村上就选在视野宽阔的地方,早早的挂起白幕布。场地上摆满各家占位置的各式各样的小凳子,有高的,有低的,有方的,有圆的,甚至是一块木板、一片塑料纸。到洪城上学的时候,因回来的晚,只能将凳子摆在后头。匆匆忙忙吃过晚饭,甚至连晚饭也不吃,就领着妈妈和姊妹们去看电影了。场地上人声鼎沸、你呼我唤,好不热闹。当时,村上还没有通上电,放电影还需要小型发电机。“隆隆”的噪音,似乎是放电影的一种显摆,一种宣告,人们也没有表现出反感机器声。但为了人们更好更安静地看电影,就将发电机放的离放映场地远一些地方,用电缆线连接起来。后来通了电,这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天渐渐的黑了,四周的青山房屋树木都被黒窟窿洞的所吞噬,黑暗已经把整个村子笼罩住了,唯有放电影的地方亮着刺眼的光。放电影场上集聚来了全村的或者外村的男女老幼,人们都盼着电影马上开始。等放电影时,天色已经全黑了。小青年们,和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们,在场地上追逐打闹,有时还会“制造”人为的“挤”。村上民兵,在民兵连长带领下,在场地四周巡逻,对这人为制造“挤”的人员,还进行反复“打击”,不时拉出来一两个“捣蛋鬼”教训一番。村支书在放电影之前,要发表一番演说。

雀儿忽然想起来,铁凝在《桔跺》里,写看电影的通知,看那说话的语气和颠三倒四地重复样儿,很像雀儿老家的情景:

全体的党员,全体的团员,党员团员党团员!全体的贫下中农!今儿黑介放电影,今儿黑介放电影!电影叫尼迈里访问中国,就是外国人访问中国。尼迈里是个外国人,啊,外国人!外国人访问中国就是到咱们中国来访问,啊,来访问。党员团员党团员,贫下中农们!都要提高革命的自角(觉)性,要按时到场,按时到场!看的时候也不要打闹,也不要起哄,啊,不要起哄!

放电影之前的演说,在乱糟糟的一片喧哗声中结束了,大伙儿没注意听支书讲了些什么,注意力在电影开始的片絮,先放段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录制的《新闻简报》,接着看正片。人们习惯称为战斗片、爱情片、进口片等。男孩子喜欢打打杀杀的战斗片,而女孩子则喜欢缠绵悱恻的爱情片。其实,不论啥片, 都爱看!

露天电影,受天气制约,有时天气变坏了,雨下大了,风刮大了,就得停止放映。人们就无不遗憾一步一回头很失落地回家。也有在雨天放映的事儿,放映机上支起个罩子,观影的社员们,有个别的打个花雨伞,多数是罩个塑料布。还有的在风雨中就被雨水淋着,光束在风雨中随着剧情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看一场电影下来,就淋成了落汤鸡。记得看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时,天气阴天,放着放着下起了雨,高占武正带领青年人劈山引水,干得正欢时,天气变了,本来决定不放了,但看电影的群众不散,只好接着放映。影片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对年轻人是个促进,好多人淋湿了衣服,也没觉啥!那天,俊青没去看,是那天正赶上值班没有回来,家中的他们几个全都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后,赶紧换洗干衣服,一边换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着电影故事。

放电影人员在村上吃派饭。社员们吃啥,他们就吃啥,但多数人家还是改善了伙食。有个故事,说有两个放映员,到老百姓家吃派饭,先去的那个,见女主人在煮面条,在捞面条时,见将落在地上的,都捡上来放进碗里。他在吃饭时,就不吃面条,专吃米饭。后去的那个,看到女主人在蒸米饭,熟后在盛米饭时,见落在地上一块子米饭又觉得可惜就又捡起来放进碗里。他就专吃面条,而不吃米饭。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足为信,只当是随便说说。雀儿家也轮换着管电影放映人员的饭,记得那天是管了两顿,晌午饭和晚上饭,两个人,一男一女。炒菜时,还加了不常吃的猪肉,放映人员说:“吃着挺香!”管饭之前,队长还专门上他们家叮咛,尽可能的要“改善伙食”,但不论给人家吃什么,都要干净,注重卫生。为了把这“光荣的政治任务”完成好,还专门给爸爸捎信,让他回来一趟。雀儿也就请假在家侍候。为了把饭做好,还把作义大娘叫过来“主厨”。事儿不大,但“动静”不小。还好,“出色完成了任务”,以至于多年之后,再记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心里还“美滋滋”的。

当时放电影是各个村庄轮换放,今天这个村放了,后一天那个村放,所以,好多人还要到那个放电影的村去再看一遍,这其中多数是半大小子,反正又不花钱,就是废自己的鞋和力气。去外村看电影,白天干一天活儿,到了晚上累得趴下了,但一听说看电影,也就来了精神,拿着手电筒,走个三四里地去外村看电影,不觉累!一个人拿着个手电筒,其他人蹭个亮儿。相邻的野㓇、义和庄都去过,个别的还去过邢家庄、北棋村、洪城等。山路真黑,在夜幕下崎岖难行,都是成群结队,你呼我叫,不论寒冬腊月,还是暑炎六月,心情好极了,一路上打打闹闹,追逐骂俏。雀儿有时也和同伴儿一起去看电影。当时,有个人,为看《刘三姐》,全公社十五个村,据说他都去看了,其实,他也没有全去,就是几个村,就成为同学们的笑谈对象。有的说,他被刘三姐迷住了,不看就睡不着觉!在那个年头,有的还谈起了对象,趁着热闹借故疯上一回。真有借到外村看电影,搞“恋爱”的。

小玉和栗子就是一对,他们通过到外村看电影“恋爱”上了。问题是小玉她爸不愿意这门亲事,自从漏出风声后,小玉她家就加紧对小玉的行踪严加防范。

一年秋后的一天,吃过晚饭后,邻村放电影。小玉就跟她爸说:“爸,我和芝子约好到义和庄看电影,现在我去找她。”父亲答应了一声,就在暗处观察她的行动。

小玉走出家门后,就一直到芝子她家的方向,但拐过一个街口后,就转向了栗子家。正在后面暗中窥视的父亲老斋,吃了一惊,心想,这丫头莫不是去找栗子去了? 小玉走了会儿,站住脚,朝后面看了会儿,见没啥异常现象后,就加快了脚步。一会儿就来到了栗子家。

栗子就“孤家寡人”,自个儿一个,他爹娘死得早,想起那几年来,也令人难受。就因为栗子家穷,所以,老斋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

老斋就走到栗子家门口,选了个稍微光滑点的石头坐下,就掏出烟来。因为老斋会手艺,到赶集日这一天,就到集市上摆摊,给人们理发,因此比一般家庭富裕,烟也不同。大家都抽旱烟,他嫌旱烟味重,买一盒包装好的香槟烟抽,而且,是买带嘴的。

他见女儿进了栗子家的门,就打定主意,今天就在这儿等她出来!太阳落下山了,一抹落日的余晖,把老斋幻化成了一坐剪影。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屋内正准备随着栗子一块出门看电影去的小玉,这时多长了个心眼,在窗户上正好能望见门口,见一个黑影,仔细一看,禁不住两腿发软。这不是老爸嘛!他在这儿等她出去,好来个“瓮中捉鳖”。

她暗暗地下定决心,偏不让你随了心!她叫栗子过来,指指门口,栗子看了看,见她父亲在门外,就感到有些慌乱,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小玉知道她父亲在外面,之后两人商量了半天,最后是让栗子出去先走,自己从侧窗跳下去,在村外罗锅树前会合。

栗子慢慢地像无事人一般,从屋内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老斋在一旁也不理他,装作没看见他。栗子就讨好般地走上前去说道,“大哥啊,怎么不进家坐啊!”老斋见只有他一人出来了,就转过头来不耐烦地“哼”了一声,余光仍盯着屋内。心想,“别来这个力格楞!看你耍什么花样?”“哥,你不坐呀?哪我就去看电影了!”话音刚落,栗子就哼着样板戏沙家浜“智斗”的曲调向村外走去。

这时,小玉打开侧窗,见是邻居家老万家的一个猪圈,猪圈里很脏,臭气熏鼻,她“哇”的一声,这可怎么跳啊,定了定神,豁出去了,就跳了下去。一只脚还踩在了一堆猪粪上,她在地上擦了擦脚。这时候,母猪正奶着一群小猪,见一个人忽然从空中落下来,吓得它一个激灵,差点站起来,大猪和小猪都慌作一团。这时老万出来小解,听见猪叫,刚刚喂了,叫什么叫!就去看个究竟。这时小玉正在使劲地鼓捣那个猪圈门,一时还打不开,正在焦急之时,老万到了圈门口,在外面打开了圈门,他走进一看是她,觉得奇怪,“怎么是你?”小玉就结结巴巴地说,刚才--跟同伴--打赌,谁知--打不--开圈门!老万嘴中嘟嚷着也不知在嘟嚷个啥!刚打开门,小玉嗖的就溜走了。朝着她消失的背影,老万把嘴一蹩,“这个小丫头子骗人,还学会哄人了哩,谁信呢!”

当小玉走到罗锅树下时,栗子早到了。罗锅树是人们对这一带的约定俗成的称谓,为啥叫罗锅树,还有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在这村上,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年轻时,是个英俊潇洒的后生,娶了同样漂亮贤惠的妻子,两人同舟共济,上敬父母,下侍儿女,待四邻如手足。他们老俩寿终正寝,留下一群儿女。老小也就是他们的儿子,同样潇洒、聪明,在年少时,还挺招人待见。在日本留了三年学,正赶上日本侵略中国,他摇身一变,成了日军翻译。成为日军翻译也有情可原,关键是借着翻译之名,帮着日寇到处滋扰乡邻,无恶不作,堕落成十足的汉奸。更可气的是,一次日本鬼子扫荡时,还对他乳妈,当中辱骂,还踹了他乳妈几脚。他乳妈在他小时,对他关怀备至,视如己出!乳妈气不过,说他不要太猖狂,“头顶有神灵,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神的眼睛,担心别遭到报应!”果不然,这个事儿过去不久,他得了一种乖病,上身蜷缩下来,整个人成了“虾米”,病入膏肓。凑巧他们家门口的一颗酸枣树一夜间,也成了“歪脖子树”。他几天后病死,而“歪脖子树”却茁壮成长,但就是枝子一长成,过不了几天就成了“歪脖子”。人们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得十分邪乎,后来就叫这里罗锅树,日久天长,这一带就以罗锅树代称。人们说,应了他乳妈的话,天报应他了,干的坏事多了,必然要遭天谴!那棵罗锅树还在土丘上开枝散叶,但还时枝枝都是过不了几天就成了“歪脖子”,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罗锅树映衬的天际和它背后的群山都被夜雾笼罩,小玉擦了擦因走得急冒出来的汗水,赶紧问靠在罗锅树上的栗子,“没出啥岔子吧?”栗子说:“一切都好着呢!出门时,你爸还在那里坐着呢,好等着你出来跟你‘算账’,我见着他说,让他到屋里坐吧,他只哼了一声,没有理我。我见你爸这样,就说,‘那我就去看电影了’。 ”栗子顺手摘了个酸枣吃,又吐出来:“真他妈的霉气,一个坏枣儿!”

小玉说:“刚才出老万家的圈门时,遇到了麻烦,在里面怎么也打不开那该死的门,真气人,急死人啦!过了会儿,猪使劲叫唤,引来了老万,我一看老万来了,就撒了个慌儿跑开了!”

“不管他们了,咱们去看电影!”栗子说。他俩朝义和庄走去,过了一会儿,只能看到他们在山岗上的影子了。

小玉他们家每次吃晚饭,老斋都警告小玉,“不准跟栗子好!”这似呼是小玉他们家晚饭的一道菜。小玉抢白道,“为啥不能同他好?人家挺能干,家虽然穷点,但也过得去!”老斋说,“栗子光棍一条,也没个亲人,还比你大很多,而且是你叔呢,惹人家笑话。”

“他是哪门子叔啊,早出了五服了!”小玉生气地说。老斋就说,“反正就是不同意,死了这份心吧,不能再交往了,再发现你们偷偷摸摸的粘着,别怪我不客气!”

但小玉同栗子的关系,明着不来,暗着来,在村里传得风风雨雨。老斋气得一病不起,过早地到阎王爷那里报到了。

……

听,是谁家在放曲子,放的是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插曲,那么悠扬、婉转、动听,真是百听不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月!

相关文章

  • 山雀

    山雀无苍鹰之威猛 却享受着自己的快乐生活 人无论多有财富多有权势 也不过就是为了享受人生的乐趣 希望被肯定和接受 ...

  • 山雀

    理发的人不少,我就坐在旁边等。 一只鸟,是店主养的山雀,从开着口的笼里探头出来,谨慎的看看...

  • 山雀

    一群山雀 树梢上狂舞 吱喳声四处飞扬 谁家的主人高升了 谁家的婆媳又吵架了 闲扯着世间的一切是非 山间的野虫野果 ...

  • 《山雀》

    今天我读了《山雀》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只山雀飞到海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夸口道:“哈哈,...

  • 山雀

    屋檐下的燕子 飞往南方越冬去了 屋檐下巢穴空空 没有主人的房子是锁不住的 一窝无家可归的山雀 来到屋檐下住进了燕子...

  • 山雀

    山雀 蒋凌霄 梦做的多了,再真的现实也会变假;爱人的心停滞久了,再激情的话语,也变使躯干变得麻木。 1983年,皖...

  • 山雀

    雪 繁殖过剩的季节 山是寡语的父亲 水隐忍着洁白的思想 大地的脚印 却是一张筋脉深陷的白纸 一只红嘴山雀 热恋着几...

  • 十分钟教你画红头长尾山雀,小白也能学会

    红头长尾山雀 科:山雀科 属:长尾山雀属 分布: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越南、台湾...

  • 大山雀

    大山雀 仍然, 目光定定的, 望着前方路。 你知道, 那是回家的必经之路。 虽然曲折坎坷, 一路振翅高飞, 总算苦...

  • 白脸山雀

    昨天还是哪天早上去晨练,看到了一只小小鸟,长得和小麻雀一样大小,外形体型也差不多。可是我一眼就发现它不是小麻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雀(长篇小说)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qw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