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7日开始,旸瑫私塾“同读一本书”活动开始阅读第4本书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说实话,当时备选的4本书里面,我最喜欢读的就是这一本《苏东坡传》,因为这本书我多年前曾经读过,它既有文学性、历史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但又要说个大实话,这本书也是我最不愿意去读的,那是因为,按照现有的活动情况,我每天要去整理分享读书心得。不是说不想分享心得,而是因为要针对这本书写心得体会实在是太难了。一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苏东坡,这个题材非常之多,版本无数,我能看出什么名堂来?我心里实在没底,况且总感觉我想表达的意思可能大家都说尽了,我恐怕要理尽词穷的。二是因为这是语言大师,学富五车的林语堂先生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堪称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经典。众所周知,写人物传记,本身就有作者的很多思想和观点在里面,我再去评价作者评论“人物”的思想观点,就显得更为艰难了,况且还是这样一位大学问家。
但既然很多人选择了这本,那我就硬着头皮上了!哈。先声明一下,写得不好,看得不准,谈得不深,解得不透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原谅,可以批评,批评归批评,赞还是要给的,看在我辛苦用笔手写,拍照,整理的份上吧。哈。谢谢!
苏东坡是神一样的存在!
林语堂先生也同样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是精妙,深刻的语言大师。当我在学生时代,听说他竟然是用英文写成的这本《苏东坡传》,我真是惊呆了,发誓一定要找来认真读一读!
因为我多年前,曾经看完,所以,强烈推荐大家认真仔细好好地读一下这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全书258页。毫不夸张地说,认真读完这本书,比读10本甚至20本其它畅销书或快餐小说所收获的知识,收获的语言,收获的乐趣 要多得多。
在此,我还是要不断重复一下那句话“要把有限的阅读时间浪费在经典上!”除非你是伪阅读,伪写作!
本书共4卷28章,我打算按照1天1章的进度来阅读,完成当天的读书笔记分享至简书。
今天读的第一章《文忠公》,这一章其实是对苏东坡的一个“鸟瞰”,关于他的方方面面都有提及,但都是蜻蜓点水,写到为止,其实是为整个后面的详细叙述勾勒了一个概貌和轮廓。其实,这也是林语堂先生教给我们的写人物传记的一种方法,姑且可以称为“总”吧,不知是否合适呢?
文忠公是苏东坡死后,宋高宗皇帝赐他的谥号,同时赐太师官阶,还封他孙子为高官。这些官方的动作都把苏东坡推向了一个巅峰,而这是他身前所未曾有过,恐怕也不曾想像得到的吧。
在读苏东坡的传记之前,我脑子里一直在盘旋着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一个观点,我今天写了出来。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一个不成熟,不全面的观点:如果仅按性别而论,每个中国传统文人的心里都住着两个女人,一个是李清照,一个是芸娘;而男人则毫无疑问是“苏东坡”。
他是“文章诗书古今天下第一完人”!
在林语堂的头脑里,苏东坡的意象特别明显突出,人格更为鲜明。“在他去世后的百年之内,没有一本传记类的书不曾提到这位诗人的。”
我个人理解,通俗地讲,在林语堂先生看来,苏东坡是个才华横溢,同时又有血有肉之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所以说“意象之特别清楚明显”了!
作者把苏东坡等中国传统文人与西方文人进行了简短的对比。林语堂学贯东西,此种文人的对比精当耐看,真是十分受用,十分享受。摘录此段,供欣赏:
“若与西方相似之人比较,李白是一个文坛上的流星,是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近。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以人物论,颇像英国的小说家萨克雷,在政坛上的活动与诗名,则像法国的雨果,他具有的动人的特点,又仿佛英国的约翰生........”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今天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
其实,古往今来,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又饱经忧患者为数众多,而练就和保持“温和厚道”者凤毛麟角。苏东坡正是赢在此处。
东坡先生的诗文为什么能成为“杰作”而流芳百世呢?我想,这个问题恐怕是我们很多读者或者写作者都曾经思考过的。在林语堂看来,这些杰作好作品有一种特质,“实在难以言喻”,但归根到底在于它能“取悦”于读者,具体而言就是在精神上取悦于人的声韵、感情、风格等。
我想,这里林语堂先生所讲的“取悦”绝非我们今天媒体上的那种“一味地迎合”,我觉得这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就连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都无法“言喻”东坡先生的诗文的特质!只好用极其通俗的“真纯”二字作罢!
“如果以文章的功能性角度而言,东坡先生的诗文显然是愉悦功能的典范和模本啊!”
第一章《文忠公》大部分篇幅概述了东坡的诗文之造诣,而最后一段则讲到了他的从政为官。“我们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极讲民主精神 的人”这是林语堂对东坡从政为官的基本观点,他甚至评价其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在帝臣权谋,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才华超群的苏东坡为政为人显得格格不入,但林语堂先生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苏东坡也许正是具有现代精神、民主精神,才会为世代文人政客所推崇和敬仰吧。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4本书《苏东坡传》:文忠公
阅读时间:2019年3月7日
阅读页数:1-10第1章《文忠公》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请加微信694214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