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是中国逻辑论的先河。
墨子在《公输》篇中讲一段故事,同时表明了他的思维方式。他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就是鲁班,墨子的弟子,木匠。“将以攻宋”,他帮助楚国制造云梯,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宋国。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大家注意,墨子叫子墨子,两个原因。这个“子”哪来?第一,我前面讲过,宋国被周公旦封国以后,赐子姓。这可能是墨子在宋国子姓的表达。第二,先秦时代把先生叫子,子墨子也有可能是先生墨子或老师墨子的称呼。他从齐国北方赶了十天十夜的路,来到楚国首都郢这个地方,见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对鲁班说,北方有人侮辱了我,我想请你帮我把这个人杀掉。
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千金”。公输盘不高兴,说你老师怎么能让我去替你杀人呢? 墨子就给他的弟子说,我愿意出千金,雇佣你杀人。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我的道德底线是不杀人的。“子墨子起,再拜曰,”墨子对公输盘接着说,“请说之。”请听我说。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我在北方就听说你为楚国制造攻城的云梯,宋国有什么罪过,你要对它发动战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大家知道古代的时候把楚国也叫荆国,认为楚国是不毛之地,荆棘丛生,所以把楚国也叫荆国。他说楚国地很大人很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你地多人少,结果你还去杀人。那这个做法不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宋没有罪过,你去攻它,这不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楚王要打仗,你知道这个做法不对,你不跟楚王争执,这叫不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如果你跟楚王争论过,你说服不了楚王,说明你不够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说你的道德底线是不能杀一个人,结果你却去发动战争,杀大量的人,这叫不知类。
墨子这一段跟公输盘的对话,完全是一个逻辑推导论证,所以墨子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讨论问题的。
(待续)
(本文编辑整理于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










网友评论